人体正常运转,有一个必不能少且每天都需要做的代谢环节:小便!
研究发现,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大部分的膀胱癌患者都在60岁以上。因而,有学者建议,在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警惕膀胱癌的发生,特别是发现血尿时,更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的研究表明,膀胱癌的发病主要跟遗传和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不良饮食结构、慢性感染等都有可能是膀胱癌的高危因素。
如癌瘤长在膀胱三角区,则膀胱刺激症可以稍早出现,如果出现尿痛则已非早期。总而言之,如忽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尿痛,为膀胱癌的最早信号。
图3 2022年1月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
主要用于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中或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进展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Atezolizumab及Pembrolizumab批准为不能耐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Pembrolizumab是既往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出现进展和转移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
保膀胱手术是保留膀胱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中常用的手术手段包括根治性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手术。该患者由于尿路狭窄无法行常规的cTURBT手术,本科室创造性地结合腹腔镜和经膀胱的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了患者病灶处的残余肿瘤。因病理结果显示残余为T1高级别肿瘤,经综合评估及患者对于前序治疗的良好应答,患者选择继续进行免疫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
BCG膀胱灌注尚无公认的最佳方案。目前BCG治疗一般采用6周灌注诱导免疫应答,再定期进行3周的灌注强化以维持良好的免疫反应。BCG需要维持灌注1年以上方能得到临床获益,肿瘤进展的概率降低37%。灌注时间从18~27周不等,最长维持灌注3年,但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种方案明显优于其他。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膀胱癌诊断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基本原则如下。
患者及家属要求直接手术!
【治疗周期】住院3天
上期文章
对于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以考虑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但目前尚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需慎重考虑及选择。
4、晚期肿瘤表现
MRI对软组织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且不受乳腺腺体的致密程度的影响,更能清晰显示DCIS肿瘤病灶,对多中心及多病灶的病变敏感性也较高。
一种少见的恶性上皮肿瘤,好发于膀胱内或近膀胱的脐尿管端。年龄在40-70Y,男性多见。早期无症状,当病变突破膀胱粘膜时,可为血尿,腹痛,尿路刺激症,部分可有脐部血性,脓性分泌物。影像表现:肿块位于膀胱顶部或前壁沿腹中线,可为囊性、实性、囊实性。多数可见低密度(病理为粘液成分),半数可见钙化灶。增强囊性部分絮状强化或无强化,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
又称粉刺癌,因为厚壁导管中充满了肿瘤坏死物,受挤压时,坏死物会从肿瘤切面溢出,就像粉刺的挤出物,故名。
(七)尿流改道术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
1、疼痛
2、血尿
3、尿频尿急
4、尿路刺激症状
5、其他
1、增加饮水量
2、应该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
3、有吸烟习惯者,要尽快戒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癌瘤。膀胱癌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40岁以上多见,高发年龄段50~60岁,好发于成年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以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两侧壁多见。肿瘤较大或发生在膀胱颈部,可造成尿流阻塞,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可引起肾积水,出现腰酸、腰疼、发烧等
超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延伸到肠系膜下动脉的水平。
该患者因“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月余”入院,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提示膀胱占位,但未行特殊处理。本次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我院初步诊断结果为膀胱恶性肿瘤(cT2bN0M0)。该患者较年轻,不仅希望治愈肿瘤,还希望尽可能的保证生活质量和外形美观,提出保留膀胱的想法。经临床初步评估,先予以患者替雷利珠单抗200mg/21d(1周期)+GC新辅助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4个周期后,复查MRI提示膀胱壁肿块明显缩小。结合患者意愿,经科室讨论后拟行进一步保膀胱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术后辅助治疗。但患者镜检时发现存在尿道狭窄情况,最大限度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无法实施。于2022年1月10日,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选择术式为lap-经膀胱膀胱肿瘤切除术。手术样本病理结果为T1高级别肿瘤,术后继续进行替雷利珠单抗第5-8周期的辅助治疗。2022年4月30日,复查盆腔增强CT提示,膀胱未见肿瘤。目前的诊疗方案依旧予以替雷利珠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