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癌症血常规会有异常吗)

2023-07-15 02:06:45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癌症血常规会有异常吗)

血常规检查可以说体检中最常见的项目,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血常规处有“↑”或“↓”箭头时,心里总是非常忐忑,这意味着得了什么病吗?

别急,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全面地了解一下~

等到血常规的结果出来之后,小李发现血常规的数值与体检时差别不大。于是,他便急急忙忙找到医生询问血常规异常的原因。

红细胞数值如果过低:表示患者存在明显贫血性疾病。

血小板属于血液里面的细胞成分,能帮助伤口止血以及结痂,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当受伤流血的时候,血小板能快速的聚集到伤口,帮助凝血因子堵住伤口,减少了血液的流失,促进了伤口愈合。血小板太低会减慢血管上的漏洞恢复,容易引起流血不止。主要是放化疗所引起的血小板下降,血小板减少会加重出血倾向,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血小板太高的话会导致血栓,同时也会激惹癌细胞的生长。

1、由原发病情所导致的血象异常,首先需要病友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待病情稳定后,血象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治疗癌症可能会用到手术、化疗、放疗、药物等方式。而在治疗过程中,病友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失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血象低下。此时病友可以针对性治疗,积极患者治疗副作用,缓解骨髓抑制,促进生血。

3、如果血象太低,病友可以遵循医嘱,选择针对性治疗提升血象。例如,介入升白针、输注血小板、辅以针对性中药治疗等。

4、最后,需要病友注意的是,如果通过治疗后病情一直维持的不错,但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血象异常的情况,则需要警惕病情出现变化的可能(如骨髓浸润)!

哪些人是癌症高危人群?

同红细胞减少。

如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浓茶、浓咖啡等。

No.1

其实,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在妊娠期,由于需铁量急剧增加,如果不补充高铁食物,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中性粒细胞:人体主要的防御、吞噬细胞,在感染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 < 80fl、MCHC < 32%。主要有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及某些慢性病贫血。

(3)血小板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或者儿童来说,如果出现了高烧不退,而且血液指标异常,一定要考虑到这个情况,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复查。

癌症筛查的方法包括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当然,癌症不会仅仅只是侵袭一个部位,有时甚至会侵犯全身组织,包括血液系统。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可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只从血常规一个结果就判断自己得了癌症,还需要从其他的很多辅助检查中找到其他的证据,所以需要专业医生来诊断。

红细胞绝对性增多:要当心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慢性肺心病、肺气肿、肿瘤等病理性原因。

血常规中各个成分异常增多,也可能指向骨髓增殖性肿瘤,这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常规可以表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大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大于正常。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作为呼吸载体,能在携带和释放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同时,运输二氧化碳,协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红细胞计数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事实上,只有少部分恶性肿瘤(像淋巴瘤、血癌这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会出现明显异常,大部分恶性肿瘤即便已经是晚期了,血常规可能都只是轻度异常,甚至基本正常。

凝血时间存在个体化差异,有的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可凝血,所以需要增加按压时间,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糖类抗原 (CA72-4)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血常规检查并不能检查出癌症

“医生,请给我一个解释,我就是重度贫血,入院输完血我就走,为什么我一入院,输血没几次,采血检查是一天大采,三天一小采,还有那个艾滋、梅毒每次入院都要查,我上次住院已经检查过了,距离上次入院我这还不到一个月呢,我怎么可能得这些病?重复检查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过度检查?是不是就想着创收呐”?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血小板是人体的止损将军,血管一旦出现损害,它就会发挥止血、凝血、修复血管等功能。一旦血小板指标发生异常,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造成组织器官内部出血,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

白细胞减少(WBC项出现“L”或者“↓”):

上文提到的血细胞升高和降低,常指显著的变化,一般会在体检报告里以“稍微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告诉大家。而轻微的变化大多不具诊断意义,大家也没有必须深入了解它了。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21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