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高烧不退怎么办,以及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8岁男孩小林(化名)最近在学校不小心跌倒,当时还能走能跳,但没过几天小林突然开始高烧不退,膝盖肿痛,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骨髓炎。21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患儿已通过绿色通道紧急手术,目前正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和感染情况。
据小林的妈妈介绍,孩子在上楼梯时摔了一跤,因为仍能正常走路和跑跳,以为只是磕了一下。第3天开始,孩子突然开始高烧不退,膝盖肿痛,严重到躺在床上不思饮食,脚已不能用力。小林在医院进行急诊手术和抗生素抗感染后,仍持续高热,被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
入院后,小林被确诊为右下肢的胫骨骨髓炎,面对患儿持续高热,医院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完善检查,排除了败血症等疾病,并予以急诊再次清创灌洗引流手术,术后小林体温恢复正常。
“急性骨髓炎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而人体又没有及时或者有足够强大的免疫系统去灭杀它,让它在局部产生了破坏而引起的,这种炎症可以发生在人任何地方。”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严安介绍,此类疾病好发于13岁以下儿童。
专家提醒,骨髓炎一旦确诊,治疗以小时计算,急性骨髓炎耽误越久越严重,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越难控制,治疗费用越高。严重者可能导致肢体残疾,甚至炎症蔓延全身导致死亡。脊髓炎又被称为骨科中的“不死癌症”。
有研究表明,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孩子,追溯他的患病史,在前一段时间,可能在前一周左右,有40%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患者有轻微的外伤史。严安说,摔伤以后如果出现了肢体的疼痛,而这种疼痛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轻,而是越来越重了,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发炎,及时就医。
因骨髓炎一旦确诊,容易反复,难以控制。目前医院密切关注小林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感染情况,如有脓液形成,病灶再次活跃,需要重新进行引流手术,积极控制感染。
据介绍,儿童急性骨髓炎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每年达到8~10万,在中低收入国家,该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儿童男性较女性两倍左右。骨髓炎属于骨科领域中的疑难杂症,病程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控制后易复发。近期,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了十几例骨髓炎的患儿,其中只有4例发病后门诊及时收治,早期完全痊愈,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漏诊、误诊,导致病情加重。
专家提醒,小孩出现皮肤发红、肢体局部肿痛、发热,甚至活动功能异常,特别是有发生感冒发烧后等相关感染、外伤后的创伤性、咬伤、刺伤或邻近感染,如鼻窦炎、牙周炎、褥疮、蜂窝织炎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三甲医院就诊,以免迁延成慢性骨髓炎。若急性骨髓炎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严重者可能导致肢体残疾,甚至炎症蔓延全身导致死亡。
千万要留意
专家提醒的那些症状
来源:长沙晚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医生,你快看看我家孩子,高烧好几天了,体温一直下不来,这可怎么办呀?”5月25日,市民刘女士抱着高烧39.5℃的两岁儿子到医院就诊,一进门就让医生赶快给孩子办理住院手续,尽快给孩子打点滴。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医生张景佩接诊后,第一时间为孩子做了查体,并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同时耐心安抚家长焦虑的情绪。
经询问得知,孩子已经发烧3天,体温一直在38℃以上。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只是食欲不振,精神并无异样,刘女士以为是着凉引起的高烧,就自行给孩子喂了些退烧药。随着体温的不断升高,孩子身上开始出现一些红色的疹子,刘女士慌了,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张景佩仔细检查过孩子身上的疹子和其他症状后,告诉刘女士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幼儿急疹,能够自愈,不需要住院打针。最近,此类病例比较多,只需多给孩子做物理降温、多喝水就可以了。
随后,张景佩又为刘女士普及了幼儿急疹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护理方式、注意事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婴幼儿时期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6至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潜伏期是5至15天,平均10天。发热3至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典型的幼儿急疹,体温可能超过40℃,并持续3至5日发热,伴易激怒。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全身乏力、睑结膜炎、眼睑浮肿、鼓膜炎症、悬雍垂腭舌接合处斑疹或溃疡、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状、呕吐、腹泻和卤门膨隆等,另外,常可见颈部、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但通常较晚才会发现。随着患儿发热消退,出现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其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并蔓延到面部和四肢,有时皮疹呈水疱状。一般情况下,皮疹无瘙痒症状,通常持续1至2日,有时会在2至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随即消失。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儿,随后出现的皮疹常被误以为是药物过敏。
张景佩建议,如果患上幼儿急疹,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注意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汗渍,防止宝宝着凉的同时,避免出疹宝宝发生感染。轻型患儿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时,试用镇静剂;惊厥时,则及时止惊。病情严重的宝宝,需要立即就医,按医嘱治疗。
(南都晨报记者 王陈 通讯员 吴玉影)
来源:新华号 南都晨报
发烧这件事,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虽说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体验,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发烧是人体在抵抗疾病时产生的防御反应,它从侧面说明免疫系统正在全力以赴工作,有时也是身体健康状况的警报器。
所以,即便是肿瘤病人这种高危患者,偶尔发烧了也不必过于紧张,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处理。那么,肿瘤病人的发烧又有什么特点呢?遇到肿瘤病人发烧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这些问题。
普通发烧的原因大多只是身体的免疫反应,而肿瘤病人发烧的原因要复杂很多。
一方面,肿瘤本身就可能导致发烧。癌症可能影响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或者癌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刺激到免疫系统,都可能是发烧的诱因。
另一方面,大部分肿瘤病人免疫力较弱,常常因感染引起发烧,尤其是白细胞量偏低的患者。
还有各种治疗反应、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问题都可能是肿瘤病人发烧。
所以,如果肿瘤病人长时间发烧不退,就有必要到医院鉴别出真正的病因,再加以对症治疗。
由于肿瘤病人发烧的诱因与普通发烧有很多不同,所以肿瘤病人发烧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4个区别:
1、化验无异常:普通发烧能化验出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的结果,但肿瘤病人的发烧则往往没有什么化验异常,即使是在高烧状态。
2、抗生素无法作用:普通发烧有时会用抗生素退烧,但这个方法以及抗过敏药物对肿瘤病人的发烧一般都没有效果,使用抗癌药物才可以退烧。
3、发烧症状先出现:普通发烧可能会有其他病症先出现,而肿瘤病人发烧往往是先发烧再出现肿瘤增大的情况。
4、患者感觉身体热:普通发烧时,虽然体温很高,但患者经常感觉发冷,肿瘤病人发烧时则会感觉身体很烫,正好相反。
肿瘤病人发烧的病因很多,所以处理发烧也要根据病因实施。
首先是治疗期的肿瘤病人,发烧时一般要分3种情况处理:
1、 如果发烧38℃以下,可用普通发烧也适用的物理退烧方法降温,比如用退热贴、毛巾擦身等;
2、 如果连续3天体温在38.5℃以上,且抗感染治疗不起作用,则需要尽快联系医疗团队,进行血常规、支原体抗体检查等,找到更准确的发烧原因。
3、 如果是化疗导致白细胞下降、免疫力降低而诱发的感染性发烧,应及时采取措施升高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用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加以治疗。
非治疗期中的肿瘤病人如果发烧了,若判断为癌性发热,则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放疗、化疗,同时解热才能达到退烧目的。对于癌性发热的患者一般使用非甾体内解热镇痛药退烧,常用的有萘普生、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
发烧是很多肿瘤病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不需要太过惊慌,但也不能太过大意,因为不是普通发烧那么简单。妥善处理,保持观察很重要,一旦无法正常解决,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医生排查真正引起发烧的病因,再做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
1 朱德茂.《癌症患者发热的原因和治疗》.临床内科杂志.1992年第3期
2 Chang J C,吴有阶.《肿瘤性发热》.国际肿瘤学杂志.1990年第3期
3 郑智元.《恶性肿瘤患者的感染与发热》.肿瘤防治.1991年第1期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