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癌(肠道癌的症状)

2023-09-09 22:51:47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肠道癌(肠道癌的症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肠道癌,以及肠道癌的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肠癌“敲门”时,身体可能出现5种不适,若都有,建议尽快检查

王小姐今年40岁,近段时间发现自己肚子特别不舒服,上厕所也不顺利,有时候虽然有便意,但一坐到马桶上,却怎么都拉不出来;有时候又突然腹泻,一天要上两三次厕所。排便不规律导致王小姐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加上腹痛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便血的情况,于是王小姐急忙到医院进行检查。

本以为自己只是轻微的肠道不适,然而一系列检查后,王小姐却被诊断为中晚期结肠癌,且由于肿瘤位置不利,她还将面临着切除肛门的困境。如今,王小姐躺在病床上后悔不已:早知后果这么严重,就该早点来医院确诊才是!

一、警惕肠癌,5个症状要留意

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以往发病者多是中老年,近年来在30岁以下年轻人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发现的年轻大肠癌患者中以晚期病人为主。

目前,肠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而专家表示,引发年轻人患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与多肉、富含高脂肪、过于精细的饮食结构;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有关。为此,专家提醒,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控制在50克以下。

而预防肠癌,除了注意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外,还要多加了解直肠癌相关常识,如早期症状辨别、高危人群尽早筛查等,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肠癌的早期症状容易与痔疮等普通疾病混淆,若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不能一拖再拖。

1、排便规律异常改变

若疑似患上肠癌,患者的大便会开始变得不规律,且大便的次数逐渐增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可多达8、9次以上。虽然患者经常会感觉到想排便,但是却无法正常排出,每次的排便量比较少,部分情况下会出现腹泻以及便秘等症状,还会有排不尽的感觉。

2、便血

便血以及脓血便是肠癌的早期明显症状。便血的颜色主要与病变位置有关,即存留的时间越长,位置越高,血色越暗。

当直肠癌肿块位置比较低时,大便会出现鲜红色,需要和内痔等进行鉴别。当肿块位置比较高时,出血时血液会与大便混合,造成大便内混杂有血液,出现暗红色。总之,肠癌便血的颜色并不完全确定,不同情况会有所差异,与病变所在的部位关系比较密切。

3、腹痛

肿瘤会引发溃疡、感染,导致患者出现腹痛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绞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进行。

4、腹部包块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会出现临床上常提及的腹部肿块,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更容易表现为腹部肿块,肠癌尤其是结肠癌,其恶性程度比胃癌、胰腺癌等低,因此往往肿块体积较大但病期仍相对较早。

5、全身症状

肠癌患者会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快速消瘦,如患者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减轻20斤以上,并且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大便异常,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除了肠癌可能引起大便异常外,消化道溃疡、腹膜炎、痔疮等疾病,或是胃肠道消化功能不佳、饮食习惯改变等,都会引起大便异常。健康的便便应该是条状光滑的黄棕色的软便,有臭味,但不至于臭不可闻。若便便显现出下列异常变化,则应当给予关注。

1、大便发黑

除去饮食、药物因素以外的其它病因,大便发黑还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致,多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而下消化道出血则会使大便上带有鲜血。特别强调,大便没有所谓流行色,凡发现颜色太多,或非常见颜色,就应该注意,到医院做个检查。

2、大便异常臭味

大便微臭,或是因进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而导致短期发臭的情况很正常,需要警惕的是长期异臭。大便恶臭是肠内环境恶化的证据,说明肠内腐败菌的数量增加,而肠内环境的老化、恶化,将促使人体患病。这一异常情况意在提醒“生产者”要小心肿瘤、消化道炎症。

3、大便粘马桶

大便太粘,连冲两次都冲不干净,总会留一点在便器上,这说明饮食结构需要做出调整,少吃肉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建议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量。如若不是饮食方面的原因,大便粘则与肠道黏膜功能、消化液分泌功能等也有关系。

4、颜色异常

鲜红色大便意味着大便上带着肉眼可见的鲜血或血块,多数病变在肛门直肠,属于下消化道病变。鲜红色的滴血、喷血,粪便带血或手纸带血,见于痔、肛裂、肛痪、育肠息肉及肛门直肠损伤等。

白陶土样便多见于胆道疾病,例如胆管癌、胆道结石、胰腺癌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导致胆汗减少或缺乏,以致粪中尿胆原减少,所以粪便呈灰白色。

灰白色便常见于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后,因钡剂的颜色为白色,并随大便排出,所以大便呈灰白色。

绿色便便通常考虑是吃了大量绿色蔬菜。排除这个原因,出现绿色的、稀的、酸臭的便便,可能有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病。如绿色大便中混有大量粘液,小心是急性肠炎。

在临床中,面对大便异常的情况,主要通过以下手段进行检查,包括:

①肛门指诊,本方法简单易行,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可查距肛门8cm内的直肠,中国人肠癌约有30%在此范围内,临床上对有症状者做全身体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②粪便潜血试验,由于其经济、简便、安全,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消化道疾病临床检出率;

③肠镜,肠镜检查是目前公认的灵敏度最高的肠癌筛查方法。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肠癌确诊的金标准;

④气钡双重对比灌肠,研究证明其敏感性为32%-53%,特异性为85%,虽然其敏感性较低,但可检查全结肠,并发症低,广泛为医务人员和病人接受,因此仍作为临床检查的手段之一。

三、如何更好地排便?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李玉英主任医师介绍,肠道健康时,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大多过有害菌数量;人的食欲较好,排便定时通畅,大便呈现完美的香蕉状。那怎么才能保持肠道健康,拉出理想状态的便便呢?

一是饮食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辣椒、生葱等),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要适当。可多吃蔬菜、水果及多纤维食物。二是便秘时少吃或不吃泻药,多喝茶水或每天起床后喝凉白开水500毫升。三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大便一次,在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吸烟等。不要久忍大便,避免干硬粪块对肛门的压迫、冲击和损伤。

大便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如果原来每天都规律排便,突然间大便习惯改成一天好几次大便或者好几天才一次大便,并且大便时疼痛、有便血等异常,很可能存在其他肠道疾病,要早到医院检查。

参考资料:

[1]《五大老年病,正在影响年轻女性》.中国妇女报.2019-09-02

[2]《从流行病学看结直肠癌防治》.家庭医生报.2020-01-27

[3]《远离结直肠癌 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健康报.2019-08-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肠癌多是“吃”出来的?出现5种表现,肠道可能已经“病”得不轻

“明明我吃得很清淡,怎么还会得肠癌呢?”

42岁的刘先生是广州本地人,喜欢吃早茶,饮食也非常清淡,不喜欢吃辣的东西。最近两个月总是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还便血,到医院检查,经过肠镜确诊了肠癌。

检查结果让刘先生大为震惊,他觉得只有喜欢吃辛辣刺激伤肠胃的食物才会得肠癌,而自己饮食一直很清淡,怎么想都和肠癌八竿子打不着。

近几年,得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就是广东人,广东人饮食清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也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广州。

一、肠癌是吃出来的富贵病,广州人发病率全国第一

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大肠癌发病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位居第一名。广州地区的大肠癌发病率达到了34/10万,越秀、荔湾、海珠三个中心城区的平均发病率甚至已经达到了45/10万,而我国肠癌的发病率仅为31/10万。

对此,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表示,肠癌高发和饮食过于精细、爱吃烧腊以及经常吃夜宵相关。

长期饮食过于精细,会导致便秘、痔疮等肠道问题出现的风险显著增加;而烧腊是个高胆固醇的食物,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不少“老”广东人还特别爱吃夜宵,夜宵吃这些食物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油脂、蛋白质,会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饮食清淡的广东人也是肠癌的“青睐”人群,对于普通人而言,到底该怎么吃?记住一个原则。

二、怎么吃能预防肠癌?哈佛研究:4少吃,2多吃

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含硫微生物饮食(低热量饮料、油炸食物、红肉/加工肉吃得多、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少),或可以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选取了美国3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含214797名参与者,其中男性人数占比22%(46550名),平均年龄54.3岁;女性占比78%(168247名),平均年龄43岁。

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受试者都没有患炎症性肠道疾病、癌症,研究人员平均对受试者进行了26年的随访,每2~4年对所有受试者进行1次随访,更新受试者的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在随访期间,共有1.5%(3217名)受试者确诊结直肠癌,在调整了年龄、家族病史、运动、体重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含硫微生物饮食和结直肠癌发病明显升高相关。

1、含硫微生物饮食摄入最多的1/5相较于摄入最少的1/5受试者:

①罹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了27%。

②远端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了25%。

③近端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了13%。

2、在不同性别的参与者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相似关联:

①男性中含硫微生物摄入摄入最多的1/5相较于摄入最少的1/5受试者,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了45%。

②女性中含硫微生物摄入摄入最多的1/5相较于摄入最少的1/5受试者,则增加了18%。相对而言,男性身上的关联更加明显。

对此,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和含硫微生物饮食会增加肠道内硫代谢细菌的丰度相关,这类细菌会将饮食内的硫转换成硫化氢,可能导致DNA损伤,破坏结直肠粘液层、促进炎症,最终诱发结直肠癌发生

我们日常摄入的红肉、加工肉类内富含硫氨基酸、无机硫,过量摄入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而经常摄入十字花科蔬菜、水果等食物,则和肠道内硫代谢细菌丰度减少相关,且这些食物内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可被水解成异硫氰酸酯,该物质具有一定抗癌作用。

简单来说,在生活中想要保护肠道健康,要注意少喝加工饮料,少吃炸薯条、红肉和加工肉,多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膳食摄入均衡

当肠癌找上门时,身体会有一系列的异常表现,如果可以及时抓住这些异常,即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后续的治疗有很好助益。

三、肠癌来临前,这些症状不要忽略

1、大便异常

正常情况下,一天排便的次数应该在1~2次,而当肠道内存在肿瘤导致肠道空间被占据后,则会给肠道黏膜带来不良刺激。引起患者日常排便次数异常增加,总感觉便不尽。还可能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形态异常(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一定要引起警惕。

2、便血明显

肠道发生病变会诱发消化道出血,而粪便在和病灶摩擦时会导致病灶表面出现溃破出血。肠癌引起的便血多以黏性血液大便、一侧带血为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粪便发黑的表现,这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

3、放屁次数多于平时

近期如若发现放屁次数异常增加,并且有明显臭味的话,一定要引起警惕。导致放屁可能和肿瘤所处的位置有关,一些患者的病灶所处位置靠近肛门,容易引起直肠阻塞,继而导致放屁频繁。

4、腹痛

当肠道内的病灶引起肠道梗阻后,会让患者出现明显的腹胀、腹痛等症状,相对而言腹痛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疼痛会位于中下腹部,疼痛程度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并且会从间断性逐渐演变成持续性。

5、肛门坠胀

病灶位于肛门附近时,会导致肛门出现坠胀、疼痛感,同时身体还可能会出现异常消瘦的表现。

在生活中一旦发现上述的几个症状,一定一定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而肠癌是具有一定“青睐”人群的,来看看你有没有在榜上。

四、肠癌高危人群,需重点预防

身体上有这些特征的人群,都是肠癌的高发人群,日常需要特别注意:

①大便潜血阳性;

②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③自身有肠道腺瘤病史;

④本人有癌症病史、排便习惯改变。

临床上结直肠癌的确诊患者中,超9成以上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通过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道内存在的异常,并且可以对息肉进行镜下摘除、取检。

上述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既可以预防癌症,又可以治疗息肉,一举两得。另外,一些即便不是高危人群,但是年龄在40岁以上,也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肠癌的发生和日常的饮食之间有很大关联,想要预防肠癌,首先需要从饮食上做出改变。当然,定期进行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

[1]《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ulfur Microbial Diet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JAMA Netw Open.2021.11.1

[2]《2016最火外卖竟然是……广东人最爱点这三样!|警惕!这种癌症广州发病率全国第一!》.金羊网.2017.1.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