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骨转移症状与普通骨痛区别,以及风湿骨痛胶囊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骨转移的全称是“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癌症患者最不愿听到的几个字。骨转移意味着患者体内的恶性肿瘤,已经从原发地转移到了其他地方的骨骼中,并在骨骼里安营扎寨,继续生长和扩散。
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什么样的疼痛可能是癌症的骨转移呢,很多癌症都可能发生骨转移,肺癌、乳腺癌和肝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癌症骨转移后的疼痛与其他骨病引起的疼痛有所不同,常常表现为酸痛、胀痛和刺痛,偶有撕裂痛,多以钝痛为主。
骨转移疼痛部位比较固定。骨转移后癌细胞会在骨头里面释放大量的溶解介质,破坏骨细胞,遭到破坏的骨细胞又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癌细胞分泌溶解介质,导致恶性循环。胸椎、腰椎、肋骨是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可出现局部肿块,疼痛部位比较固定。
骨转移疼痛的程度会逐渐加重。早期骨转移的疼痛症状并不明显,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到了中晚期或者是转移范围进一步扩大后,疼痛程度也会逐渐加重。常表现为夜间疼痛、反复发作、持续性疼痛等。肺癌的转移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很多肺癌患者都是在转移之后才发现的。骨转移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往往一年以上才有明显疼痛症状,所以说肺癌患者在没有骨转移的症状的时候,也不能排除骨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疼痛持续时间长。不论是钝痛、锐痛、还是休息时的疼痛,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持续时间长。虽然会间接性出现,但并不是两三天就会消失,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对待身体某部位出现的持续性疼痛并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患有骨转移的患者来说,用合适的方法治疗骨转移是必经的过程,这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减缓癌症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癌症骨转移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也很普遍。比如: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生物治疗、核素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等。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是如何选择,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是治疗的重点。对于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骨破坏、消除骨骼病灶、修复骨骼结构、防止骨结构发生进一步损伤以及缓解骨转移导致的疼痛。
肿瘤发生骨转移瘤情况,为晚期患者,治疗以控制疼痛,缓解症状,以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中医上,将骨转移癌归属于“骨瘤"、“骨蚀”等,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正气虚为其本,痰淤邪毒互结为其标,故治以温肾壮骨止痛,散结解毒,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中医中药的治疗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中医药治疗,可以使骨转移病灶长期稳定,疼痛减轻,并延长生存时间。而且中医药的疗效比较长久,患者病情比较稳定,防止患者陷入反复治疗的恶性循环中。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一场秋雨带来丝丝凉意。秋风一吹,风湿骨痛病也开始进入发病期。
风湿骨痛病,中医称为痹证。
痹证多由寒湿,湿热,瘀血,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常采用祛寒通痹、清热通痹、活血通痹以及补虚通痹的治疗方法。
风寒湿痹证
表现症状:关节冷痛,遇冷痛重,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阴雨天加重,口淡不渴,恶风寒,舌淡红,舌苔白厚等。
治疗方法: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小活络丸、木瓜丸、风湿骨痛丸,万通筋骨片等。
用药提示:此类药物组方中含有制川乌、以草乌有大毒,孕妇禁用,不可过量服用或久服。不适用于湿热痹痛或阴虚火旺者。
湿热痹阻证
表现症状:关节红肿热痛,筋脉拘急,发热,口渴,汗出,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腻等。
治疗方法:清热燥湿,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四妙丸,痛风定胶囊,湿热痹颗粒,昆明山海棠片等。
用药提示:风寒湿痹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鱼腥、辛辣食物,忌饮酒,宜食清淡食物。
瘀血痹阻证
表现症状:关节刺痛,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暗苔白等。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颈复康颗粒,颈痛颗粒,痛舒胶囊,舒筋活血丸,腰痹通胶囊,腰痛宁胶囊等。
用药提示:此类药物多含有活血药物,孕妇忌用,消化性溃疡患者,肾性高血压患者慎用。
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痹证
表现症状: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膝酸痛,筋骨痿软,舌淡苔白厚等。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祛风湿。
常用药物:仙灵骨葆胶囊、天麻丸、壮腰健肾丸、独活寄生口服液、复方杜仲健骨颗粒、骨康胶囊、壮骨关节丸等。
用药提示:此类药物组方中多含有温热补益性药物,因此不适宜于湿热痹证。
风湿骨痛病为常见病症,寒、湿、热、瘀、虚均可引起,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只有辨证用药,方见疗效。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导 语
约80%~90%的病人死于肿瘤并发症,而非肿瘤本身。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平均每5个患者中就会有1个发生骨转移,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肿瘤骨转移对患者威胁很大,不管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打击。
骨肿瘤有很多种,其中转移性骨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发病奇怪,让很多患者感到痛苦不堪,那么转移性骨肿瘤的症状有什么呢?
转移性骨肿瘤的症状
疼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0%。疼痛的出现时间可早可晚,疼痛的性质也可轻可重,病程一般较长。
疼痛的程度不一,在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严重者易引起注意,轻者常被忽视。
位于脊柱者可表现为腰部、胸背部、肋胸部、颈疼痛。在胸椎者常伴单侧或双侧的肋间神经痛。在腰椎者有时可以表现出腹痛。疼痛的特点是常有变化,制动多无效,疼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进展迅速。位于骨盆者,常伴有髋关节、股内侧疼痛;位于股骨上端及肱骨上端者常伴有关节功能障碍。
肿胀、包块
位于深部的骨转移肿瘤早期常不易发现包块,只反映出局部的疼痛,表浅者部分病例可见肿胀及包块,约占5%,所以因包块而就诊者极少见。
靠近关节附近的肿瘤可以引起关节功能的障碍,肿瘤增大在重要的神经附近时可以有或多或少的压迫症状,产生麻木、肌肉无力或萎缩,不少病例的诊断是在病理骨折发生时才发现了骨骼的病变,要特别引起重视。
压迫症状
脊柱转移肿瘤常很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出现根性神经痛,感觉可减退,肌力减弱以至麻痹,常伴括约肌功能障碍。以麻痹为首症者约占2%,因瘫痪而入院者几乎占50%。
在骨盆者可引起直肠、膀胱的压迫症状,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位于肢体者亦可引起血管和神经干的压迫症状。
病理性骨折
常为转移性骨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有轻微外伤或根本没有任何诱因,即发生了骨折。在下肢出现率最高,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疼痛加重,肿胀明显。在脊柱者很快即出现瘫痪。
全身症状
有原发癌症状者,周身情况差,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无原发癌表现者,病人全身情况常较好,部分病人如正常人一样,但很快即出现周身症状。
如何判断骨转移?
是不是真的发生肿瘤骨转移?疼痛并不是评价诊断“金标准”。
病友们如果发现疼痛,要尽快到医院去做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及全身骨扫描;临床上,将PET/CT和CT检查二者进行组合检查,能够较早发现转移病灶。
对仅存在于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MRI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并可以多平面成像,有助于探寻其他较易行穿刺活检部位的转移灶。
癌转移是指癌细胞扩散到距发病部位较远的其他器官。体内癌细胞常常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骼、肺部和肝脏。
哪些癌症易发生骨转移?
研究显示,有五种类型的癌症较易发生骨转移,分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占了骨转移肿瘤的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这些癌症都会发生骨转移。比如,乳腺癌会发生骨转移概率是67%~75%,而对于肺癌则是30%~40%的概率会发生骨转移,肾癌患者中20%~35%会出现骨转移;而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肝癌、肠癌等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并不高。
骨转移不同的临床表现
骨转移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
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以及脊髓的压迫症状,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及放射性疼痛。
在肿瘤骨转移的早期,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而表现为周身的乏力、不适等症状。一旦骨转移到了后期,多数患者会出现较剧烈的骨痛。
癌症患者被癌细胞侵袭的骨骼如同被虫蛀的“朽木”般脆弱,极易发生骨折。在跌倒、创伤等外力作用下,甚至弯腰或者转身过猛都有可能引发椎骨等骨折,就诊时才发现已经骨转移了。这将给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鉴于此,对于癌症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十分必要。不论有没有骨痛,都应该定期随诊,系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在术后三年内,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除随访外,如果患者感觉周身不适,进行骨扫描,以及X线、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转移。
如何治疗骨转移肿瘤?
对骨转移肿瘤应采用综合性治疗,采用手术、放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对原发病的系统治疗(全身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疼痛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全身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肿瘤;局部治疗是针对局部病灶,手段包括局部的放疗、手术等。
对于手术和放疗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主要针对肿瘤骨转移时发生的骨相关问题与疼痛用药作一介绍。当发生骨转移时,或由于化疗引起骨质疏松、骨丢失的患者该加强补钙、锻炼;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骨质疏松,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双膦酸盐治疗,规范、坚持应用双膦酸盐(比如伊班膦酸钠),抑制骨破坏,促进钙盐沉积及骨质修复,双膦酸盐通过延缓骨破坏,减少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
另一方面,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晚期癌症患者中50%~90%发生疼痛,其中30%~50%属于剧烈疼痛。转移瘤患者的疼痛治疗有多种(放疗,化疗,外科姑息性手术),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骨转移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治疗时需遵从“三阶梯”治疗原则。
按照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80%~90%肿瘤患者疼痛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药师疼痛治疗的关键和基础。
WHO癌症疼痛治疗5大基本原则
(1)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
(2)按阶梯给药;
(3)按时给药;
(4)个体化给药;
(5)注意具体细节,及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调整用药方式和剂量。
轻度疼痛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加减辅助用药,这是疼痛治疗的第一阶梯;如果是中度疼痛则使用第二阶梯药物,单独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比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加减非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如果是重度疼痛则给予阿片类药物加减非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这是镇痛的第三阶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阶梯的非甾体止痛药和第二阶梯的弱阿片类药物存在“天花板效应”即最大有效剂量。而第三阶梯止痛药无天花板效应。
另外,骨转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防治跌倒等以免引起骨折,尽量减少剧烈活动,特别是负重骨,如椎体、下肢骨等。
保护骨的饮食原则
01 保证钙的摄入
成年人的推荐钙摄入量是每天 800 毫克,50 岁以上要增加到每天 1000 毫克。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钙摄入量平均在 400 毫克左右,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补 400~600 毫克钙是合适的。
02 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
一般成年人每天 200 IU,60 岁以上老年人推荐 400~800 IU。
适当吃一些动物的肝、蛋黄、海鱼、蘑菇等,添加了维生素 D 的牛奶、豆浆等也不错。别忘了从日光中获得维生素 D——每天至少户外活动半小时。发生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 D 制剂。
03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奶制品、鱼类和肉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常吃大豆及豆制品也是好选择。当然,也不要忘了低盐饮食和戒烟戒酒。不止是吃钙片,在饮食上,要适当吃些鱼类、禽畜肉和蛋类,每天喝上 300 毫升牛奶也是很推荐的。
当确诊骨转移后,应尽快积极进行化疗或中药等全身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
end
来 源 / 预防肿瘤转移 图片 / 网络 侵删
公众号ID:ZXYJHHL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