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外周什么意思(外周神经病变的症状)

2023-09-10 08:17:12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肺外周什么意思(外周神经病变的症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肺外周什么意思,以及外周神经病变的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哪些部位容易发生肺癌转移?

在确诊肺癌之后,医生常常要求病人做全身骨显像、脑磁共振、腹部彩超等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肺癌生长到一定阶段,癌细胞可以破坏周围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多个部位。因此,肺癌在血流供应较丰富的脏器就更容易出现转移,这些部位包括:不同肺叶和同侧的胸膜腔、全身骨骼、肝脏、脑、肾上腺等。最容易出现转移的肺癌病理类型是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

哪些部位容易发生肺癌转移


肺叶转移:常见于向不同肺叶的转移。胸部CT更容易发现不同肺叶的转移。转移的部位以下肺为主,更多地分布在肺外周的部位,该现象的发生是因为肺部的血管束从中间到外围逐渐变细,一定大小的癌栓更容易被肺部血管外围较细的部位所截留。在不同肺叶转移出现的早期,患者的症状不会很明显,但在后期如果转移的很多病灶侵犯了过多的肺结构单元,患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
同侧胸膜腔转移:各种类型的肺癌均可能出现同侧胸膜腔的转移,造成同侧胸腔出现胸腔积液,常称为“癌性胸腔积液”或“恶性胸腔积液”。少量胸水的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相关症状,但当胸水量达到中等量甚至大量时,则可造成胸闷、气急等症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可以送检胸水脱落细胞达到诊断的目的。
骨骼转移:骨骼转移可以通过全身骨显像或通过全身骨扫描检查或PET-CT检查,多发现椎体、骨盆、在长骨的近末端,如大腿骨的末端(股骨头)、小腿骨近膝盖的部位(胫骨干骺端)、肋骨等部位,以承重骨容易出现。骨骼转移出现后,疼痛是最为明显的症状,很多未被确诊的患者常常会将其当作是关节炎或扭伤而未予以重视。肺癌细胞对转移部位的骨骼破坏严重,尤其是对承重部位如下肢骨,则容易造成所谓“病理性骨折”这种骨折是难以恢复的。

哪些部位容易发生肺癌转移

脑部转移:脑组织是耗氧量非常高的器官,也是血流量非常丰富的器官。肺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脑部。在肺癌脑转移的早期,患者不一定有症状,但随着肿瘤组织慢慢长大,会挤压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患者可能会有头痛、头胀、“喷射性呕吐”等现象。脑部磁振检查是发现是否存在肺癌脑转移非常重要的方法。

肾上腺转移:肺癌患者容易出现肾上腺转移,肾上腺转移病灶不大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可以通过腹部彩超、上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来判断,需要确诊往往需要肾上腺病灶活检。

肝脏的转移:肝脏的转移可以通过肝脏超声、上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来判断,但后者的精确度更高。在肺癌细胞严重破坏肝功能以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面色暗黄、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的情况。

哪些部位容易发生肺癌转移

由于肺癌容易转移到上述全身多个部位,在诊断肺癌以后医生会安排患者接受胸部CT、腹部超声或磁共振、骨扫描、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来排查这些部位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疾病分期,以更好的进行治疗的决策。

针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的病变,临床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治疗?

文|Dr.王

编辑|厚朴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的病变(CIPN)是指化疗药物毒性导致的周围神经的病变

其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异常、麻木、疼痛,更有甚者可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或肌肉萎缩

CIPN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导致患者对化疗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放弃化疗,严重影响抗肿瘤疗效。

西医关于CIP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采用营养神经、抗氧化等方式为主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欠佳。

CIPN病位在皮部,在中医学中可归于“不仁”“痹证”等范畴,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

“玄府”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且收效甚佳,为中医认识及治疗CIPN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玄府理论简介

玄府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有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认为玄府即汗孔

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在此基础上对玄府理论进行了极具创造性的开拓,其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对玄府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玄府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见解。

刘完素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记载:“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

此为“微玄府”这一理论概念之首创,亦为狭义玄府之界说,此外刘完素提出玄府“无物不有”,就人体而言所有组织、器官,如“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等皆有玄府存在

人体以外的“世之万物”也尽有玄府,此乃刘完素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对广义玄府的认识。

刘完素还指出,上述诸多玄府“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

各随郁结微甚,而察病之轻重也”,可见刘完素认为玄府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微观结构服务于气血、津液、荣卫、精神等生命物质出入升降是其主要功能,因此维持玄府开阖有度是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亦有现代医家指出,玄府作为生命物质运行的通道具有流通气液、渗灌气血、运转神机等功能

玄府开阖有度则气血运行宣畅,神机出入无阻而阴阳平衡,肌体功能正常;玄府开阖失司则气血运行艰涩,神机臃滞而阴阳失衡,百病由生。

临床上玄府致病以“开阖失司”为主,外感六淫邪气,内生痰瘀之邪以及气血亏虚等因素均可造成玄府开阖失司。

玄府开阖失司,也会使气血津液输布不畅引发代谢障碍,如此循环加重病情

从玄府理论认识CIPN

CIPN病位在皮部,与中医学中“不仁”“痹证”等高度相似。

《素问·痹论》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可见古代医家已认识到“不仁”“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气血津液输布不畅,痹阻脉络,进而肢体筋脉失于濡养以致发。

这也与大部分肿瘤化疗患者素体亏虚,内有癌肿,气血津液运行艰涩导致筋脉肌肤失养的临床实际相符合。

且化疗药物本就多为峻烈攻伐之品,极易耗损人体气血,使正气愈加亏虚,形成恶性循环。

玄府作为运行气血、津液等物质的重要结构,在CIPN的发病过程中至关重要,各种原因造成的玄府开阖失司均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01|寒邪侵袭,玄府郁闭

《素问·调经论》曰:“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CIPN早期多因禀赋不足,寒邪客于肌表,造成玄府郁闭而发。

皮肤乃人身之藩篱,营卫循行之地,寒邪易伤阳气,若有寒邪侵袭则先犯卫气,卫气受损,营卫失和,运行不畅,造成玄府郁闭。

玄府郁闭加之寒性凝滞气血津液难以正常输布,卫气运行受阻,肌肤腠理失于濡养而病

同时寒性收引使正气祛邪无门,留邪于内,正邪相搏于肌表出现手足发凉,麻木,感觉减退等现象。

02|久病成瘀,玄府瘀滞

CIPN的临床症状多与化疗药物剂量的累积成正相关,多数患者病程较久,其玄府郁闭所造成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输布不畅,也会加剧玄府郁闭,形成恶性循环。

气血运行受阻日久,会产生新的病理因素,津聚成痰,血滞为瘀,痰瘀内停,瘀滞玄府,引发疼痛等症加重,如此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疾病后期,痰瘀互结,阻滞络脉,符合“久病成瘀,久病入络”的观点,络脉痹阻,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使气血运行迟滞,日久成瘀,玄府瘀滞,导致病情愈发严重

03|气血亏虚,玄府不固

CIPN患者多素体亏虚,邪气与卫气相抗加之化疗药毒攻伐,不断耗损脾胃中焦之气,使气血生化无源,形成气血亏虚之证。

《灵枢·本藏》谓:“卫气者……司开阖者也。”

卫气主司开阖,皮毛玄府之开阖亦受卫气调节,气血亏虚则卫气虚衰,玄府失司,腠理不密,卫气外泄,无力御邪,外感之邪易入而起病。

若病情缠绵会出现“开泄不闭”的病理状态,使正气易泄,气血损耗愈甚,且外感之邪更易从不固之玄府进入肌体,加剧正虚邪盛之势,继而病情反复

同时气血亏虚,无力运行气血也会造成气血运行艰涩,无法濡养肌肤,加重CIPN的症状

从玄府理论治疗CIPN

玄府开阖失司导致CIPN发病,也影响CIPN病理状态,故使玄府恢复正常开阖功能是治疗CIPN的关键切入点。现从内治法与外治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01|内治法

1、温经开玄

禀赋不足且受寒邪侵袭使经络不通,玄府郁闭是CIPN起病的重要原因

芍药

故治疗原则应为温经散寒,通络开玄,在临床中多采用当归四逆汤类方药治疗。

当归四逆汤首见于《伤寒论》,以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有外散寒邪,内通经脉之功,主治营血亏虚,寒邪凝于经脉造成的“手足厥寒”。

这与CIPN患者手足发凉、感觉减退的病机和临床表现相符,故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细辛

有医者等将84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的对照组42例,及在其基础上于化疗第1d开始连续服用3w当归四逆汤的治疗组42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也有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可能通过作用于核磷蛋白1(NPM1)、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hnRNPA1)、热休克蛋白5(HSPA5)等靶点对核糖体RNA(rRNA)的生物发生;

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功能激活等过程起到影响,从而产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修复等作用。

故在CIPN的治疗中可用当归四逆汤类方药,发挥温经散寒、通络开玄的功效,恢复皮毛玄府正常生理功能。

2、祛瘀通玄

《临证指南医案》提出:“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

CIPN日久迁延,气血输布不畅,瘀血内生,玄府涩滞不通,引发疼痛等症加重

补阳还五汤

按照“初病治气,久病治血”的思想,应用活血通络之方药使瘀血除而玄府通,临床常以补阳还五汤治疗。

补阳还五汤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大都性温味辛,有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

其中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经典药对;川芎乃“血中之气药”,通行十二经络。赤芍虽味苦微寒,却善行血散瘀止痛。

赤芍

配合黄芪补气,使气旺而血行,助瘀祛使玄通,再辅以走窜经络能力极强的虫类药地龙,引诸药至病所,对久病成瘀、玄府瘀滞的CIPN有很好疗效。

还有医者观察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功效,试验组疗效确切且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补阳还五汤治疗CIPN疗效较佳。

有医者指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胶质细胞恢复、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再生及结构重建等机制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多靶点、多方位的修复。

补阳还五汤能提高CIPN患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可有效降低CIPN的发生率。

故CIPN属久病成瘀,玄府瘀滞者可用补阳还五汤类方药活血通络祛瘀,使玄府通利,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正常输布

3、补虚固玄

CIPN患者内有癌肿邪实,外有药毒攻伐,日久气血亏虚,玄府不固,使外邪易入;

卫气失司,玄府“开泄不闭”又加剧正气外泄,故补虚固玄方为治疗CIPN日久的求本之计。

应采用补益气血,扶助正气为治疗法,使卫气化生充沛,营卫调和,玄府开阖如常,此亦与中医肿瘤治疗的“扶正”理论有相通之处

临床可用八珍汤类方药治疗,该方为经典方剂四物汤与四君子汤组成的复方,其中四物汤滋阴养血,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两方合用气血双补,正气存于内,卫气行于外,二者生化得源,玄府固守,开阖有度,正气不失外邪不入;

同时气旺血行,可推动精微物质输布,使肌肤得以润养从而改善CIPN症状。

临床发现八珍汤可显著降低CIPN的发生率。八珍汤不但疗效确切且可降低血清中IL-10水平,对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起到抑制作用,同时提高白细胞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CIPN病久体虚者,可应用八珍汤类方药,补益气血,顾护正气,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补虚以固玄。

玄府开阖失司的病因主要包括寒邪侵袭、瘀血阻滞、气血亏虚等,针对不同病因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中医内治法可取得较佳疗效。

除上述方剂外也有文献报道阳和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等可使玄府开阖有度的方剂被应用于CIPN的临床治疗中。

02|外治法

1、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是指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发挥热与药的协同作用,促进末梢血液循环与药物的吸收,使药物通过皮肤进入循环的同时也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开通玄府而发挥药效,正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临床中多采用具有温经散寒、祛瘀通络功效的方药外洗治疗CIPN。

鸡血藤

有医者研究了鸡血藤、桂枝、红花为主的浸洗方对CIPN的疗效,结果此方可明显改善CIPN症状。

有研究也证实,与单用甲钴胺相比,联合以红花、赤芍、艾叶等为主的熏洗方治疗在降低CIPN分级和VAS评分、提高CIPN临床疗效方面效果均显著,该研究同时指出中药熏洗具有经济方便,接受度高,绿色安全等优势。

赤芍

2、针刺

针刺作为中医学外治法中的瑰宝,近年来在治疗CIPN方面逐渐受到关注。

张从正曰:“圣人之刺热五十九刺,为无药而设也。皆所以开玄府而逐邪气。”

认为针刺作为通利玄府的方法,可恢复玄府开阖的生理功能,将邪气逐于体外,使气血津液得以周流。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能从微观上对神经细胞的离子浓度进行双向调节,提高神经元抗氧化能力,清除多余自由基,恢复细胞正常运作,改善周围神经的病变

有研究者进行Meta分析后指出,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是治疗CIPN取穴频率最高的经脉

有医者取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治疗CIPN,并与肌注B族维生素进行对比,结果针刺组明显优于肌注组,且对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的改善更为快速与显著

电针是将针刺与电刺激相结合,以加强对经气的激发效果。

有证明与单用甲钴胺相比,给予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等经脉上的穴位电针治疗对CIPN疗效较佳且使疼痛阈值显著增高。

温针灸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之效

有医者给予CIPN患者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温针灸治疗,结果提示该方法较荽乐平注射液效果显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

CIPN病位在皮部,在其治疗过程中需重视中医外治法对皮肤玄府的直接治疗作用。

以针刺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其医理与内治法有相通之处,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发挥外治法“简、便、廉、验”的特点与内治法联合应用,以达到恢复玄府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总结评述

CIPN是一种病位在皮部的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玄府系统作为目前为止最细微的中医藏象生理学结构,随着对其生理功能与理论基础的研究愈发深入,玄府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各科,尤其是治疗皮部相关疾病,故运用于此。

CIPN病机系由外邪侵袭,久病成瘀,气血亏虚造成玄府开阖失司而起病,因此临床可通过祛邪开玄、祛瘀通玄、补虚固玄来恢复玄府正常开阖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且CIPN具有病势缠绵,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单一方法治疗效果不佳,需将以针刺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与中药内服相结合,方能外治内养,标本兼治。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