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淋巴结肿大一定是癌症,以及癌症淋巴结转移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淋巴结遍布人体的全身,属于人体当中的一种免疫器官,浅表的淋巴结会出现的腹股沟、腋下和颈部。
对于健康人群来讲,淋巴结非常小,一般直径为0.5cm以内,而且表面非常柔软光滑,没有任何的压痛感。但是,在患有一些疾病时,比如一些炎性疾病、淋巴结核、淋巴癌或者是一些癌症时,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
而在出现淋巴结肿大时,很多人担心是因为患癌导致。那么,淋巴结到底为何会肿大?难道真的代表患有癌症吗?
一、炎性淋巴结肿大
如果身体当中出现一些炎症,或者是因感染病毒而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那么,就会使得淋巴结细菌出现滋养与增殖的情况,导致淋巴结出现反应性的增生,从而使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淋巴结肿大症状。
这种原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有一定的痛感,当炎症消除时,淋巴结肿大现象也会缓解。
二、疾病导致
在患有一些淋巴结和甲状腺疾病,以及乳腺增生等疾病时,会使得淋巴细胞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情况。当这些疾病症状减轻时,淋巴结肿大现象也会减轻并缓解。
三、癌症导致
患有癌症时,会出现癌细胞向淋巴处转移的症状表现。癌细胞进入淋巴液当中时,就会在淋巴当中生长,并且会造成淋巴结肿大现象。另外,如果患有淋巴癌,那么会直接导致淋巴结肿大。
由此可见,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不一定全是癌症,有可能与患有一些良性疾病、炎症有关。如果是癌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表现。那么,癌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有哪些特点呢?
一、无痛感
无痛感淋巴结肿大,这是癌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一般癌症早期时,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现象,比如乳腺癌、肺癌等癌症时,会在颈部、腋窝等部位出现无痛感的淋巴结肿大。即使用手按压,也没有任何的压痛感,或者只是非常轻微的痛感。
二、活动性差
几乎所有的癌症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都会出现活动性差的特点。肿大的淋巴结用手推动时,几乎不活动或没有推动性。并且,这些淋巴结质地比较硬,而且边界不清。
三、逐步加重
癌症导致的淋巴结在初期时,一般为单侧发生。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比较小且非常的少。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结会出现双侧发生的现象,而且淋巴结多且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感染现象。
导致出现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一般与患有一些炎症疾病,或者是一些良性疾病导致的。如果肿大的淋巴结没有痛感,而且活动性差、质地比较硬,并且呈现逐步加重的症状表现时,那么,可能是患有癌症有关。
如果是癌症导致,患者一般还伴有低烧、莫名疼痛、莫名出血等不同的症状表现。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需快速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就像血管一样,遍布全身,广泛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淋巴结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周围的淋巴管,进入到了淋巴结,然后通过血液,扩散到人体更远处的淋巴结。比如乳腺癌容易转移到腋下淋巴结,甲状腺癌容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肺癌容易转移到肺周围的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而大肠癌则容易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
有一些患者淋巴结肿大后,不知道是否是发生了转移,忧心忡忡,那么,患者应该如何区别淋巴结肿大和癌症淋巴结转移呢?如果是慢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病灶,表现为局部性的淋巴结肿大。主要是下颚淋巴结肿大比较多一些,有疼痛,一般不超过2到3厘米,质地相对较软,活动比较好,可以推动。经过抗炎治疗之后,会表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当淋巴结逐渐增大时,可以通过触摸,会在颈部皮肤下摸到几个或者一个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而肿瘤复发转移引起的淋巴转移,也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但是跟炎症引起的不一样。原发癌灶大部分在头颈部,尤其是鼻咽癌以及甲状腺癌的转移多为常见。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颈部或者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起初为单方,无疼痛的可被推动,很快会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到周围的其他组织,此时有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晚期状况可能会发生坏死,以致溃疡,感染,甚至出血。
癌症如果已经转移到淋巴结,说明不是早期的癌症,至少是中期的癌症,说明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术后往往需要接受化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概率。淋巴结转移并不意味着肿瘤晚期,淋巴结转移大致可以分为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如果转移部位位于肿瘤的周边,手术的时候可以一并切除,以乳腺癌为例,如果肿瘤只是转移到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手术的时候是可以切除的。如果是远处转移,手术就已经失去意义了。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无处不有,并且全身的淋巴系统随时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全身各处都可以发生肿瘤的转移,但是临床上淋巴转移一般是区域性的。因此癌症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治疗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兼顾局部治疗。而化疗和中医治疗都属于全身治疗的方法,淋巴转移治疗中运用较多。
如果是局部的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将这些淋巴结切除,术后进行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如果是远处的淋巴结转移,也就是晚期的癌症,一般是不能做手术的。中医介入的优势在于:1、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大多数补益类中药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的活性,调节机体内环境而发挥抑瘤和抗转移的作用。2、改变淋巴结的微环境。肿瘤淋巴结转移灶与淋巴结的微环境有关。若转移灶不能适应淋巴结内的微环境,则肿瘤细胞就会发生死亡。中医药的特点是有效部位多及作用的多靶点,在改变淋巴结微环境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9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人体内有很多对疾病敏感、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很多人都有过淋巴结肿大的经历。肿大的淋巴如果伴有疼痛,炎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淋巴结肿大不伴疼痛,摸起来不会滑动,则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案例
同样是淋巴结肿大无痛感
大爷没事姑娘查出鼻咽癌
今年77岁的赵大爷发现双侧腹股沟处淋巴结多发肿大,因为不痛不痒,并不在意,4个多月后,肿块越来越大,他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就诊。普通外科一病区主治医师李迪详细查体,并未发现可疑之处。最终通过进一步CT及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淋巴结肿大病。这种病症对病人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只需对症处理即可。
25岁的杨丽(化名)就没有赵大爷那样幸运了。她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多发肿大,同样因为不痛而没有在意。4个月后,肿块增大了许多。入院检查发现还存在心脏心室早搏。李迪说,在排除病毒性心肌炎时发现她有EB病毒感染,根据这一重要线索顺藤摸瓜,最终确诊为鼻咽癌并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已经是三期了。
李迪说,出现无痛的淋巴结肿块,老年人更需要警惕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但赵大爷的淋巴结是良性的,杨丽反而是恶性肿瘤的。可见,不论什么年龄,如果发现身体某个部位出现无痛的淋巴结肿块,都不能掉以轻心,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进行相应的排查。
左侧腋下有无痛肿块
中年女子查出乳腺癌
40岁的郑红(化名)摸到自己的左侧腋下有一个无痛的肿块,怀疑是乳腺癌引起的转移,但她并未摸到乳房处有肿块。到中医院普外科检查后,经过穿刺,证实是乳腺癌引起的淋巴结转移。主治医师纪发达说,一般乳腺癌会在乳房处摸到肿块,但有的人会在乳腺还摸不到肿块的情况下,单纯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就像郑红这样。
提醒
无痛淋巴结在不同部位
可能预示着不同的癌症
纪发达指出,如果是癌细胞转移,无痛的淋巴结肿块最常见的是身体的以下几个部位:
颈部:可能是甲状或者鼻咽、口腔的恶性肿瘤;
腹股沟:可能是前列腺癌或者直肠癌转移;
左侧锁骨:可能是胃癌、胰腺癌转移,也有可能是左肺的肺癌转移;
右侧锁骨:可能是右肺的肺癌转移;
左侧或右侧腋下:一般是乳腺癌。
癌细胞转移到淋巴结
一般是晚期癌症表现
摸到肿大无痛淋巴结,最好去医院检查是否属于病理性的改变,如果是病理性的改变,应做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如果是癌细胞转移到淋巴结,一般是比较晚期的癌症表现了。
有的癌症早期都会有一些相关的表现,例如鼻咽癌早期流鼻血、鼻塞,肺癌早期咳嗽、咳血。胃癌会出现反酸、腹部左上部或者中上部隐隐作痛、有嗳气消化不好等,发现类似状况要做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部分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旦拖到晚期,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洗澡时可以进行自检
留意淋巴结好发部位
李迪建议大家在洗澡的时候进行自检,留意淋巴结好发部位,如颈部、双侧腹股沟和腋窝等。此外要坚持每年进行常规体检,并根据年龄、家族史等进一步做胃肠镜等检查。一旦摸到肿块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避免漏诊或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进展为晚期。
淋巴结有明显疼痛
多数是有急性炎症
李迪介绍,淋巴结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当身体局部发生炎症或病变时,细菌、毒素等可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为阻止病变扩散,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导致肿大。一般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摸起来活动度比较好时,大多是临近组织或淋巴结自身发生了急性炎症。因炎症而肿大、疼痛的淋巴结,会随着炎症好转,逐渐变小,疼痛消失。像小孩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多数是炎症。
但即使是炎症也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不建议随便吃消炎药,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容易导致体内细菌耐药,培养出各类抗生素无效的“超级细菌”。此外淋巴结的炎症通常不是本身的淋巴结发炎,而是反应所“负责区域”的病变,如下肢感染、咽炎等,就像一个烽火台,告诉你要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纪发达表示,门诊经常会碰到脖子上淋巴结肿大、疼痛的病人,这种大部分都是发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炎、感冒、拔牙、蛀牙等都有可能引起,一般是正常的现象,不必担心。(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王一军 钟婷婷 漫画/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