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肛瘘会导致便血吗,以及肛瘘是什么症状表现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便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却不能说大便出血就一定是痔疮。痔疮的表现是大便时有少量便血,可见于排便后或便后,也可见于便后肛门部肿块变大、肛门坠胀、便秘、腹泻等,有时大便呈鲜红色或暗红色等。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就会认为自己是痔疮犯了,其实大便带血未必都是痔疮引起。以下情况也可能有便血。
第一,结肠炎症
结肠炎可分为急性结肠炎和慢性结肠炎。急性结肠炎多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慢性结肠炎的特点是排便频繁,排便不干净,大便带血,有时大便呈水样。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血便,急性结肠炎并发败血症时,可出现血便或脓性血便。
二、直肠疾病
如便秘、肛瘘等。
大便出血一般多见于便秘和痔疮患者,其便血特点是新鲜血液与粪便相混合,血色鲜红,呈滴出状或在大便表面,不与粪便相混。这是因为用力过度,粪便划破血管引起的出血。
肛瘘如果发生便血可能是瘘管内血管或内口附近血管破裂引起。
三、肿瘤
肠癌也会引起便血,主要是由于肠道发生癌变,使肠黏膜发生溃疡或坏死,从而造成粪便中带有血丝。
另外就是肠道的恶性肿瘤,也会引起便血,比如直肠癌、结肠息肉、肠道间质瘤等。
四、上消化道疾病
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引起便血。如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胰腺炎等。还有一些疾病有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引起便血,如慢性胰腺炎、胆结石等。
五、解剖结构或发育异常
结肠黏膜与肌层之间有血管通过,如果肠黏膜在受刺激后出现溃疡出血,可导致便血。
还有的是先天性肛门狭窄,这类患者由于肛门部狭小易形成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静脉丛充血、扩张、曲张,当有粪便排出时这些血管就会扩张变粗导致便血。
肛裂患者大便时会有少量出血现象,一般会有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多见于肛管部位损伤或反复感染、炎症引起的内痔、外痔。
红网时刻7月1日讯(通讯员 舒丽)提起痔疮,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有些人可能还是广大痔友中的一员。但是说到肛瘘,有些人可能单纯认为是肛门“漏”了,但是具体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医师寇文介绍,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其内口常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瘘口长年不愈。其中瘘是指人体腔内和体外有两个互通疮口的管道,它可以由体内向体外漏分泌物和脓液,严重的肛瘘可见粪便流出,就像疮孔内隐藏着一只偷粪的老鼠,不时害人偷粪,所以又形象地把肛瘘叫做“偷粪老鼠”。
寇文提醒,肛瘘虽然不如痔疮发病率高,但却是肛肠疾病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成人患肛瘘后自愈的机会极少,患者因为常常痛痒,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久拖不治还可引起感染流脓、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一旦出现肛瘘症状,应及早就医。那么患了肛瘘一般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疼痛
如果肛瘘患者的瘘管没有炎症,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只是感觉到局部有不适以及发胀,行走的时候可能会有肿胀以及疼痛感,这是因为肛瘘受到了感染,脓液排不出去的时候会引起肿胀以及发炎。患者的肛门瘘部位以及直肠会出现疼痛以及灼热,并且排便困难。
2、肿块
大部分的肛瘘患者在肛门周围会触摸到明显的条状硬块,属于明显的肛瘘症状,用手轻轻的按一下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3、分泌物明显增多
一旦患上了肛瘘,肛门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尤其是对于高位肛瘘患者来说,因为瘘管直接位于括约肌外面,不受到括约肌的控制,所以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分泌物的排出,在肛门部位会常常有其他气体以及粪便的排出。
4、流脓
大部分肛瘘患者会出现流脓的现象,这是肛瘘特别重要的症状,脓液多少主要是由瘘管的长短大小来决定的,一般刚开始生长的肛瘘脓比较多而且黏稠,带有明显的恶臭和味道发黄,分泌物比较多,会直接堵塞外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脓液会积累越来越多,若是排不出去的话,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感。
5、严重的瘙痒感
当患上肛瘘时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这主要是因为肛瘘会引发肛门流脓,肛门瘘口的部位长时间受到脓液的刺激,会引起周围皮肤处于高压状态。本身肛门处于隐私的部位,长时间潮湿就会引起周围皮肤变色,表皮就会脱落,让纤维组织增厚以及增生,严重的话会出现肛门湿疹。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肛瘘多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而且肛周脓肿和肛瘘基本不能自愈,如出现肛门疼痛、长肿块、流脓、分泌物明显增多、瘙痒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自身的痛苦。
主要表现为肛周的反复破溃、流脓以及以及其他病变,又或者在肛瘘发作的急性期有发烧、发热这些情况,类似肛周脓肿等表现,这种就是主要肛瘘的症状。但是确定肛瘘时,通常需要给患者做局部的检查,最直接的检查就是给患者做一个肛周的指诊,通常可以摸到肛瘘的内口、外口以及内口、外口之间肛瘘的条索状的瘘道,这样就可以确诊肛瘘了。
生活中,有部分人排出的粪便带有血液,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了解原因,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善,否则经常出现便血这种情况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那么,大便带血是否和肠恶变有关呢?
在肠道部位发生恶性肿瘤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症状,例如在肠恶变发展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肠恶变患者可以发现自己排出的粪便呈现黑色或者有柏油样粪便出现,主要是消化道受损之后出血或者肿瘤本身出血导致粪便颜色发生改变。如果有这种异常的粪便出现了,就要警惕肠恶变,及时展开治疗。
大便带血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1、便血鲜红色量多:内痔。良性疾患,包括内、外痔,肛裂,大肠息肉,肛瘘等,便血颜色也不完全一样。根据血的颜色及血量的多少也可以区分开。内痔出血量较多,显鲜红色,排便时出血,停止排便后出血一般也停止,并且敷在大便表面,或单独是血,肛门不疼痛。
2、鲜便血红色量少:肛裂。肛裂出血,呈鲜红色,但量较少,肛门疼痛,血敷在大便表面,或手纸上有血。
3、脓血便:结肠炎、肛瘘。结肠炎引起的便血一般为脓血便,量可多可少,颜色不鲜、较暗,敷在便表面,脓与血相混。
4、便血呈黑色:上消化道。常见出血部位: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恶变、贲门恶变、胃恶变、恶变(腺)体破坏出血、胆道出血等。血量有多有少。便血的特点是颜色发黑,因为红血球被消化液所破坏。
5、便血呈果酱色:下消化道出血。肿瘤引起的便血,从颜色上看不是鲜红色,而是像果酱色,颜色较暗。这是因为瘤体组织较脆,易烂,易脱落。
便血了怎么办?吃什么可以不拉血?如何预防大便出血?
1、良好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健康。
2、合理饮食,一日三餐正常进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食物,如辣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和维生素较多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柔软。
3、养成定时大便习惯,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排便时避免用力过度和久蹲看报纸等,每天早上喝杯水,帮助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经常做提肛运动,像司机、孕妇、白领等缺乏运动者,可以经常做提肛运动,即收缩肛门,或自我按摩长强穴,可以预防肛肠疾病,减少大便出血。
5、保持肛门的清洁,每天清洗一次肛门,勤换洗内裤,内裤要柔软、透气,不可过紧。
6、避免久坐久立,增强身体锻炼,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太极拳、瑜伽、打球、健身运动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7、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大便出血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长沙东大易科军医生提示:所以出现大便拉血,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排除或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