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愈率排名(癌症早期能治愈吗)

2023-09-11 13:21:42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治愈率排名(癌症早期能治愈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治愈率排名,以及癌症早期能治愈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这3种癌症治愈率有50%,所有人都应该知道

大家好,我是中医博士王佰庆。癌症,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是治不好的,得了癌症呢,就相当于被判了有期徒刑,我在门诊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博士,我这个能不能治好?”我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实际上,有50%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尤其是下面这3种癌症患者。

1肠癌。癌症圈里有句话叫“得癌是不幸的事,但得的是肠癌是万幸的事”,可见,肠癌比起其它的癌症好治好康复,尤其是在发现的中早期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肠子很厚,血管还小,供血不丰富,癌瘤生长的就比较缓慢;而且肠子比较长,可以整段的切掉有病灶的包括安全距离的十几公分长的大肠,再配合中药治疗,恢复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扶正固本,患者依然可以活得好好的。所以当发现自己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痛、腹胀、消瘦、乏力、便血等情况时,及时去就医检查。

2胃癌。对于胃癌Ⅳ期的患者来说,治愈的希望较小,只能行中药扶正祛邪,最大努力让患者实现带瘤生存。但是对于Ⅰ期、Ⅱ期,在粘膜内的早期胃癌病人来说,治愈率可以达到90%,甚至95%以上。这个时候的治疗比较简单,年纪小、体质好的人可以手术切除,再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让自己尽快恢复元气、恢复健康;年纪大的人、体质弱的人呢,手术就不是最优选了,中医中药对身体损伤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3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是癌症中存活率和治愈率最高的癌症,因为相较于其它癌症,甲状腺癌细胞的发展速度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好。大多数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可以达到长期生存,尤其是45岁以下的患者,多数可以达到正常寿命,所以甲状腺癌又被叫做“幸福癌”。

当然除了上面详细介绍的3种癌症之外,像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的话,也是有治愈希望的。

靠“早期症状”判断是否得了癌症靠谱吗?别让癌症拖到晚期才发现!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辟谣 ,作者胡忠东

科学辟谣.

由中国科协、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日前,某“自媒体”账号编造“肝癌晚期”虚假事实、以卖惨方式博取流量的违规行为,让#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话题冲上了热搜,同时,还有网络上“告诉你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做到癌症早发现!”等内容也吸引了不少人眼球。

那么,“癌症能早期信号识别”“癌症一发现都是晚期”等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真相吧!。

01

流言:癌症早期能靠症状识别


真相:错!

很多人会想,就是能不能通过身体发出的一些“预警信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患癌了,但其实它是个“大误区”。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早期癌症来说,都是没有特殊症状的。

这些表现:持续发热、频繁剧烈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嘶、咯血、不明原因的消瘦、全身疼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等,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

少数内心敏感脆弱的人,还喜欢对号入座,把普通病的症状当成“癌症征兆”,寝食难安。

最关键的是,这些所谓的“征兆”不是癌症早期征兆,出现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甚至到了中晚期。

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癌前病变更是几乎没有感觉,直到肿瘤压迫正常组织、影响身体功能,才会表现出症状。等出现“征兆”才去看病,会严重误耽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防癌不能只盯着所谓“早期症状”!

02

流言: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真相:错!

那是因为不做下面这件事情,癌症发现才可能已经到晚期。

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说,患者一直身体棒棒的,从来没有看过病,打过针,吃过药,不知道为什么就得了晚期肿瘤。其实,就是因为一直没去过医院,没有做过任何体检,才错失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如果你劝家人朋友去做体检,他们可能会说,没有哪里不舒服,能吃能睡,有什么好检查的,浪费钱!可是,很多癌症就是这么狡猾,早期没有任何不适,等到身体发出“警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所以,如果能科学筛查早癌,把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性价比非常高,花的钱更少呢!

如何尽早发现

自己是否有患癌风险?

其实,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例如,防癌体检就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能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所以,如果我们想尽早地发现早期癌症,争取治愈的话,一定不能简单的凭感觉看症状,而是要靠专业的防癌体检。

怎样选择有针对性的筛查项目?

针对不同的癌症,应该做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如:

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

重点关注: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乳腺癌:乳腺钼靶,乳腺B超。

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影像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对于高危女性,根据患癌风险的不同,需要提前进行影像筛查。

肝癌: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重点关注:40岁以上高危人群。

胃癌:胃镜。

重点关注:年龄45岁以上高危人群。

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查。

重点关注: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我国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重点关注:年龄40岁~45岁以上高危人群。如果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年龄要提前。

哪些群体

是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

1.直系亲属中有癌症病史,特别是患癌时候比较年轻者;

2.本身有癌症病史,并曾有癌前病变的群体;

3.生活或工作环境里存在致癌的高危因素;

4.长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例如: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吸烟、大量饮酒、嚼槟榔、熬夜等,或长期焦虑、抑郁、心理压力极大、糖尿病、肥胖等情况,也是患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仅凭症状判断是否为癌症前兆并不十分靠谱,如果想尽早地发现早期癌症,还是要靠专业的防癌体检。

作者|胡忠东 副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中国行动宣讲员

审核 | 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END

全球新药前10:抗癌药占半数,哪款是你心中的“新药王”?上篇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医药领域迎来了突破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分子靶向药物……各式新药层出不穷。曾让医生束手无策的绝症,甚至闻所未闻的罕见疾病,也在各式新药的攻势下,“威风不再”。
今天,妙手医生为您盘点21世纪以来诞生的10大重磅新药。它们中,有的一上市就收获百亿美元的市场;有的瞄准鲜为人知的罕见病,尽管市场不大,却为特殊人群带去希望;还有的与癌症“针锋相对”,同时向十几种癌症发起挑战。
无数人的身体,在这些新药的支撑下,重焕活力。

1、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修美乐是艾伯维研发的一种重组人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全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其研发历程可追溯到1993年,由著名的化学药企业巴斯夫旗下的诺尔药业和英国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T利用噬菌体(一种微生物)技术研发而成。后该公司被雅培收购。
2013年艾伯维从雅培分拆而出,带走了修美乐。从此,修美乐归于艾伯维公司。
2002年,修美乐在美国成果获批,2003年开始在美销售。从此开启了其称霸全球之路。


目前,修美乐已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获批的适应症已达17个。全球范围内现有超过100万名患者正在使用修美乐治疗。截至2018年,修美乐累积销售额已经达到1159亿美元,被称为“药王”。艾伯维也凭此药成为全球药企中的巨头。


在中国,修美乐于2010年首次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5个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重度活动性成人克罗恩病。另外,修美乐治疗非感染性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的适应症已被纳入中国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2、来那度胺(瑞复美)


在癌症中,有一种最令人害怕。它与淋巴癌一样,因遍地全身,而让人“闻风丧胆”。它,就是血液癌
如今,大众听到这类癌症,仍然会心生畏惧。但不同的是,这种癌症目前并非无解,它碰到了新的对手——瑞复美


瑞复美是百时美施贵宝(BMS)旗下新基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免疫调节药物,主要用于血液癌症的治疗。


它能靶向炎症介导因子TNF-α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刺激T细胞活化,从而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2005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上市,主要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瑞复美在美国又被拓展到了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或边缘区淋巴瘤等多种适应症。


上市以来,瑞复美销售额一直呈增长趋势,其在欧盟和美国独有专利将在2024年到期。在国内,瑞复美于2013年首次在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两项针对成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适应症,其化合物专利也已在2017年到期,但其适应症专利保护期可到2023年,国内竞品双鹭药业的立生和正大天晴的安显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获批上市,并在国外多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百济神州在2017年通过与新基达成合作获得了瑞复美在中国的独家经销权,并在开发瑞复美包括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或边缘区淋巴瘤)等在内的其他适应症。
其中,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上市申请已于2019年12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3、阿哌沙班(艾乐妥)


艾乐妥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辉瑞联合研发的一种可逆的、高选择性直接Xa因子抑制剂,属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其最常用的场景就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每年全球大概有1000万例VTE,其多发生在骨科手术、大型妇产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神经外科等手术中。


抗凝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艾乐妥凝血因子Xa是一个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其占据了凝血瀑布反应中的中心位置,可以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直接抑制凝血因子Xa,阻断凝血级联过程中凝血酶原转化成凝血酶,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


静脉血栓栓塞症,简称VTE,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每年全球大概有1000万例VTE。艾乐妥是全球最畅销的抗凝血药物。目前,在诸多重大疾病中,抗凝药物都是降低患者并发症及风险的关键药物,如髋关节或膝关节择期置换术、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领域,卒中、房颤等疾病的抗凝血。


2011年5月,艾乐妥首次在欧盟获批上市。2012年12,艾乐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在中国,艾乐妥则上市于2013年,并在2017年被纳入医保目录。

4、阿立哌唑(艾力雅)


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损害患者视力。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亿糖尿病患者受此困扰。


艾力雅就是攻克此类疾病的代表性药物。它是全球首个完全人源化的融合蛋白,一种可与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PlGF(胎盘生长因子,对滋养层细胞功能有自分泌作用和对血管生长有旁分泌作用的蛋白)结合的可溶性诱饵受体,可抑制内源性VEGF受体与VEGF-A和PlGF的结合和激活,从而治疗成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艾力雅的推荐剂量为2mg,初始5个月连续每月注射一次,然后每两个月(8周)进行检查并注射一次。患者治疗12个月后,可根据视力、解剖学结果延长治疗间隔。


艾力雅已有五个适应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害: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湿性AMD),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包括BRVO和CRVO)、以及病理性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引发的视力损害。
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量已超过1600万支。

5、阿维尼(吉利德)


哈维尼是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抗丙肝病毒(HCV)鸡尾酒疗法,此药为非结构5A蛋白(NS5A)抑制剂ledipasvir和RNA聚合酶抑制剂sofobubvir(Sovaldi)的复方,完全口服,每日只需服用1片。


哈维尼完全消除了利巴韦林(RBV,一种抗病毒药物)和注射药物干扰素,提供了一种不受威胁、简单、耐受性良好、五年生存率高达满分的治疗方案,极大简化了基因型1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大幅提高患者病愈的可能性,服用哈维尼8-12周的患者丙肝治愈率高达95%以上。


2014年,哈维尼在美国上市,成为丙肝临床治疗的金标准,随之开始在全球使用,成为丙肝患者的福星。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仅介绍5款药物,后续明日将为大家呈现。

参考来源:AbbVie Receives 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al of VENCLYXTO® Combination Regimen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Untreat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