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正常会有癌吗 知乎(癌胚抗原正常会得肝癌吗)

2023-09-12 01:26:44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胚抗原正常会有癌吗 知乎(癌胚抗原正常会得肝癌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胚抗原正常会有癌吗 知乎,以及癌胚抗原正常会得肝癌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大便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却意外发现肠癌!这6类人群尽早检查

  最近接诊了一位患者,李先生,今年45岁,身体一直很好,平时也比较注重健康。年底单位体检,想到自己一直没做过胃肠镜,他特地增加了胃肠镜检查,由于平时大便都是正常的,检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长肠道息肉。

  体检报告出来后,肿瘤标志物是正常的,但是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处,有一枚长蒂的息肉,大小约约1.6×1.5×1.2厘米,差不多就是一个小拇指甲大小,且局部腺管排列紊乱,有可能是恶性的病灶。内镜切除后,病理显示为绒毛状腺瘤,局灶癌变。

  得知这个消息,李先生非常震惊,不敢相信。“为什么大便正常,肿瘤标志物也正常,为什么还查出来肠癌?”所幸这个肠镜检查比较及时,癌灶很小,如果再晚半年就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息肉切除,和平时切除一个良性息肉差不多。

  大便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为什么会有肠癌?

  肠癌早期病灶比较小,症状不明显,还没有引起大便异常的情况。此外,还与肿瘤的生长位置有关。比如,肿瘤长在右边结肠,由于大便中的水分主要由左半结肠和直肠吸收,右半结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或性状常常没有太大的变化,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还有部分患者并发发现自己“大便异常”,比如患者自己本身有糖尿病或者胆囊术后,本身就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的情况,患者习以为常,以为是很“正常”,其实,胆囊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患者反而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肠癌。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代表没有肠癌,因为并非所有的肠癌都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更高的情况。临床上,肠癌的几个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糖类抗原、糖类抗原19-9以及癌胚抗原,阳性率并不能达到100%。病理活检是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病理组织结果,才能明确知道是不是有肠癌。

  这6类人群属于肠癌高危人群,建议尽早检查

  1、45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

  肠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45岁以后是肠癌的高发年龄。不管是否有高危因素,45岁以上的人群,都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从来没做过肠镜的人。

  2、有肠癌家族史的窒息亲属

  部分大肠癌是具有遗传性的,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更多的大肠癌是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容易在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癌变。所以,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3、肠道症状超过2周不愈

  与过去相比,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发生便秘、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此外,还有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出现便血、粘液便、腹部固定位置疼痛等,有以上几种症状,且超过2周不愈,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4、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如果本身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且年幼的时候就发病,病史比较长,比如超过10年以上,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5、肠癌术后的人群

  大肠癌可能会出现多个部位先后发病的情况,手术切除后,不仅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剩余的大肠也可能会长出新的癌灶。所以,以往做过肠癌术后的人群,也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复查。

  6、大肠息肉以及大肠腺瘤等疾病

  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瘤是容易出现癌变的,临床上,有超过90%的大肠癌是大肠腺瘤发展而来的,腺瘤摘除后,大肠内的环境没有改变,很可能会再次复发,所以这类人群也是要定期复查肠镜的。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专家提醒:肠癌的主要筛查方法是肠镜检查,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有必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能及早发现大肠癌或癌前病变。



发现肿瘤标志物,就是癌?检查之前,3大作用先了解清楚!

近些年来因为患有肿瘤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在一些体检中,肿瘤筛查成了热门的体检项目,很多人不清楚肿瘤标志物到底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肿瘤标志物。

实际上肿瘤标志物是一种能对肿瘤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通过肿瘤标志物筛查,能发现肿瘤的存在,一般建议家族中有过肿瘤患者的、或者是因为地区原因肿瘤高发的人群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到底有什么用?

对于肿瘤,首先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得了肿瘤并不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因为肿瘤发现的越早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实情况是很多肿瘤发现较晚,耽误了治疗时间导致肿瘤的死亡率高。在这种情况下才对应出现了肿瘤标志物,这是因为肿瘤标志物能有效监测肿瘤是否存在。

一是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特定人群进行针对性癌症筛查。针对一些家族内患过肿瘤、肝硬化以及生活不健康人群,如老烟民、老酒鬼等人,用肿瘤标志物检查能针对性发现身体中是否存在早期癌症,一般建议这类人群至少一年检查一次,对发现无症状癌症有明显效果。

二是肿瘤标志物能辅助肿瘤诊断结论。因为一种肿瘤中可能存在多种标志物,而一种标志物也可能检测到不同肿瘤,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方式来互相印证,提高检查效果。

三是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了解治疗效果。通过对术后或者化疗之后的癌症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能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评判肿瘤复发的可能性,能有效评估手术是否成功,肿瘤是否被完全切除。若是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查之后,指标值处于正常规范为之内,则意味着手术、化疗治疗效果很好,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否则就存在治疗没效果或者病灶转移的可能,很可能会复发。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以下几种:

1.癌胚抗原。

因为癌胚抗原可以存在结肠癌中,还会存在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常见癌症疾病中,所以癌胚抗原成为近些年肿瘤标志物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运用癌胚抗原来进行癌症筛查,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日常检查,用于发现早期癌症发生的可能,还有一种就是在癌症治疗手术之后进行,用于预测癌症复发的可能性。

2.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一般用于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以及生殖细胞肿瘤等疾病。这种检测方式较癌胚抗原来说使用情况较少,是因为只有9%的恶性肿瘤中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情况,不如癌胚抗原检测范围广泛。但是甲胎蛋白可以用来区别肿瘤患者是原发性肝癌,还是其他病灶转移之后出现的肝癌症状、

3.糖类抗原。

近些年来因为患有卵巢癌的女性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通过糖类抗原来检测是否患有浆液性卵巢癌及性腺癌,也有一些人用来检查是否患有输卵管、宫颈内膜癌以及支气管癌和乳腺癌等癌症。但是对见也行的卵巢癌检测效果最好。

哪些因素,会“拔高”癌胚抗原?除了癌症,还有6种常见病

李大爷在和王大爷聊天中得知,王大爷上个月去医院体检,体检结果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的数值偏高。李大爷一听,赶紧提醒王大爷:癌胚抗原高,那就是癌呀!

李大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其实,癌胚抗原升高,并非代表得癌。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癌胚抗原。癌胚抗原是肿瘤标志物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即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其中,癌胚抗原是一种酸性糖蛋白,英文缩写是CEA。在人体还是胎儿时,癌胚抗原在消化道上就存在,主要由肝脏、胰脏和小肠合成。出生以后,癌胚抗原就很快下降,在成人的血清中含量很少,一般低于5ng/ml。

也就是说,癌胚抗原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的抗原,存在于胃肠道、肺脏、呼吸道、泌尿道等这些空腔的器官中。癌胚抗原具有比较差的敏感性,如果癌胚抗原超过5ng/ml,就要去做必要的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因此,癌胚抗原在肿瘤诊断中可以起辅助的作用。

杭州的一位患者,在10年前体检时就发现自己癌胚抗原轻度升高,一般正常人的值高限为7,他的达到10左右。因此,这10年间,为了及时排出肿瘤的可能性,他每3-6个月,就要去医院检查一次,风雨无阻。他表示:自己被癌胚抗原折磨得睡不着觉,天天想着是不是又升高了,是不是预示着得了肿瘤,但这10年来,却什么事也没有……

虽然癌胚抗原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个肿瘤标志物,但癌胚抗原升高,不一定就代表得了癌症。有不少像前面一个案例中的患者一样的人,在查出癌胚抗原升高,医生提示有肿瘤风险的时候,就忧心忡忡,判定自己已经得了肿瘤,杞人忧天。其实这完全是多余的想法,由于癌胚抗原特异性比较差,敏感性也比较差,所以在诊断癌症的过程中也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并不能凭借癌胚抗原的数值升高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癌症,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虽然癌胚抗原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癌症,但同时这一现象也存在于一些良性病变。比如,吸烟的人、妊娠期的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肝硬化患者也会出现癌胚抗原的情况。

因此,癌胚抗原升高,并非代表长肿瘤了。只能说,癌胚抗原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前面说过,体检时由于癌胚抗原升高而杞人忧天的人不在少数,天天以为自己得了肿瘤,没病也会急出病来。

那么,体检得知自己癌胚抗原升高,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复查核实,避免出现检查误差。如果复查之后得知检查结果无误,确实是癌胚抗原升高了,那么就要先看看自己是否服用了特殊的药物,比如糖尿病、支气管炎哮喘病、冠心病药物等等,停药一个月后再复查3次。如果停药之后复查癌胚抗原,依然超过正常值的三到五倍,就要马上到肿瘤专科医院进行复核和相关检查,听从医嘱。

关于癌胚抗原的这点冷知识,你知道了吗?如果体检时得知癌胚抗原升高,千万不要心慌,自己吓自己,而是要再三核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参考资料:

[1]《癌胚抗原呈阳性未必就是患癌症》.北京晨报.2012-08-08

[2]《肿瘤标志物筛查更适合高危人群》.人民日报 .2019-05-04

[3]《上海癌症最新数据公布 来说说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事儿》.澎湃新闻 .2018-04-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5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