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能吃香菇吗,以及癌症病人能吃海鲜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癌症患者吃什么好呢?关志贤老中医表示,食物是癌症患者身体恢复的基础保障,合理的膳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癌症患者在饮食前要明确自我身体状况,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同时还要了解食物和药膳的性味与功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调补,避免盲目性,达到切实的效果。癌症患者吃什么好?关志贤老中医首选推荐食物为香菇。
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一名香蕈,多寄生于松、桐、柳、枫、枳等树上,通常都为人工培养。香菇呈特有的香味,是食用菜肴和烹调佳品。其春夏秋冬均可采收,但以冬天所采的质量最佳,其肉厚边圆,味芳香持久。
香菇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合蕈、松蕈、麦蕈、稠青蕈、紫蕈和杜蕈,其中合蕈雪后采收,松蕈出于松树,麦蕈生于溪边,稠青蕈朵小如蕊珠,色白圆莹如滴乳,诸种皆为食中上品,唯有紫蕈色赭紫,为下品。还有杜蕈,俗称土菌,有毒不可食用。
香菇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高级食用菌,从营养角度讲,香菇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香菇多糖,味甘香,有养胃益气的功效,营养价值高,故有“千菜之王”的美称。从治疗角度讲,香菇不但可治疗很多普通疾病,而且还能抗癌。«本经逢原»谓香菇“大益胃气”。«本草求真»谓:“香菇, 食中佳品,凡菇禀土热毒,惟香菇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中医认为,香菇有补气益胃、托痘毒之功效,可以治疗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小便频数或不禁等症,亦可用治小儿痘疹干瘪、体虚难出之症。现代医学认为香菇中的麦角甾醇,无论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皆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故为抗佝偻病的要药;还认为本品含有核酸类物质,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现代医学药理发现,香菇浸出液中所含的六种多糖体,其中有两种具有强烈的抗癌作用,对小鼠肉瘤 S180、子宫颈癌U14、肝癌腹水型动物实验瘤株均有抑制作用,对肿瘤的抑制率可达70%,其抗肿瘤作用与香菇多糖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关。研究还发现香菇里含有干扰素的诱导剂,这种物质可诱导人体干扰素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癌作用;还发现香菇内所含的纤维素和铁元素最丰富,而二者从各自的角度分析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有人用香菇多糖片治疗不能胜任化学药物的晩期肺癌患者17例,服药2 ~3月后,获症状缓解、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的近期效果。香菇亦宣配合鱼、肉类煮食,功能扶正补虚。因此说香菇是一味较理想的防癌抗癌食物。
关志贤老中医表示,饮食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选对医生进行及早治疗,才能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及早康复。如果你有癌症方面的问题,不妨向关志贤老中医咨询沟通。
在不少朋友的认知中,海鲜属于发物,吃了会引起癌症复发。但实际上,发物是传统中医上的说法,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对于癌症来说,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海鲜会引起复发。
相反,海鲜是优质蛋白来源。有研究认为,多吃深海鱼有助于延长总生存期,甚至能使总生存期接近翻倍。
原因在于深海鱼含有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并具有抗氧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功能。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癌症患者都能随意吃海鲜呢?
答案是否定的。
让我们先来对号入座了解一下,再放心吃海鲜吧!
一、这4类人群不宜吃海鲜
1.海鲜过敏者
我们经常听说有人“海鲜过敏”,这里的过敏原指的就是海鲜中的“组织胺”。绝大部分人体内都含有分解组织胺的“酶”,因此不容易发生过敏现象。
但如果摄入的海鲜量超过人体承受范围,就可能引发过敏现象,程度因人而异。
2.药物忌口者
癌症患者如果正在用药,建议先询问主治医生该药物是否需要忌口海鲜,同时看药品说明书的禁忌部分,是否包括海鲜。
吃药能否吃海鲜,要根据药物性质决定。如果是服用消炎类药物,建议服药一小时后再吃海鲜。
因为海鲜属于含有高蛋白的营养物质,如果海鲜和消炎药一起吃,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3.皮肤病患者
皮肤病患者在食用海鲜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皮肤病是否因为“海鲜过敏”导致。
如果是,那建议不吃;如果是其它原因,目前无明确文献记载海鲜会导致病情加重或诱导新的皮肤病,因此适量食用海鲜对病情是不会有影响的。
4.尿酸过高者
海鲜含有大量嘌呤,对于尿酸过高的痛风患者而言,不吃海鲜是最好的。
二、两大人群适合吃海鲜
1.免疫低下者
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海鲜中的鱼、虾、海参等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Ω-3脂肪酸(包括DHA和EPA)、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锌等营养素,有益于术后修复、升白、提高免疫力。
2.肠胃不适者
海鲜大多肉质鲜嫩软烂,相较传统蛋白肉蛋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且不会造成胃肠不适,如鱼羹、鱼肉粥、虾滑。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严重腹泻者,不建议多吃海鲜。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建议,每个人每天应该吃40-75克的水产品。对癌症患者来说,治疗期间,身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患者在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期间,每天需补充1-2克/千克蛋白质。
例如,一个50公斤的患者,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入50-100克蛋白质。75克的鱼肉=15克蛋白质,250ml纯奶=2个鸡蛋=10克蛋白质。
三、海鲜应该怎么吃?
吃海鲜也有讲究,什么时节的肉质肥美,什么样的鱼虾新鲜,都是有技巧的。下面简单说说两个小窍门。
1.吃海鲜时间
优选深秋和冬季。5-9月是我国的禁渔期,这一时间段,“物以稀为贵”,海鲜少而贵,吃海鲜最不划算。
比如5月8日-8月1日,禁止销售:大黄鱼、小黄鱼、银鲳、带鱼、三疣梭子蟹、龙头鱼、虾蛄。
2.挑海鲜技巧
①鱼类:眼睛凸起且清亮,鱼鳃鲜红或粉红,气味新鲜,没有臭味或异常化学试剂气味,表皮没有受损,手感光滑,肉质紧密。
②虾类:色泽鲜亮,虾身弯曲,肉质紧实有弹性不软趴,外表没有粘液,没有异常气味。另外,如若你看到冰鲜虾的虾头发红,需要警惕,那大概率是肝胰脏腐烂氧化变色导致的。
③蟹类:四肢完整有活力,腿部很难捏动。对着阳光观察或者用手机自带的手电照一照,蟹盖边缘不透光说明螃蟹肥美,如果透亮说明螃蟹比较空。
④贝类:贝壳和贝肉都很鲜亮。用手轻轻碰一下开口,鲜活的会很自然地闭合,死贝则没反应。
深秋将至,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别再为能不能吃海鲜担惊受怕啦!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吃嘛嘛香。
不过,海鲜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作为专业搞营养的,经常会有癌症患者和家属问我,得了癌症能不能吃海鲜。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华人特色的问题。出了华人圈子,海鲜随便吃。
之所以很多华人认为癌症患者不能吃海鲜,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习惯中,认为海鲜是发物,担心吃海鲜会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或者诱使肿瘤复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
发物这一概念源自于传统中医,但是在中医体系内,对于发物也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大致是指容易诱发疾病的东西。从中医古籍记载来看,发物诱发的疾病大多数和过敏以及感染性疾病有关。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吃了某些食物会有过敏现象,其中海鲜过敏还是比较多见的。但是关于发物的范畴,以及发物对疾病的影响,在民间被无限放大了。
其实发物的“发”,和肿瘤复发的“发”,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老百姓眼里是同一个字。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
如果对海鲜不过敏,也没有痛风,癌症患者完全可以吃海鲜。大部分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癌症患者的营养是很有帮助的。
这是我的营养科普圈子,每天学一点营养小知识。我在圈子里和大家分享日常营养常识,澄清一些营养流言。加入方法:关注我,然后点下面的卡片,加入《跟福爸学营养》。期待您的到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是,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关注我呗,这里有不少实用有趣的营养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