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能活多久,以及晚期癌症患者死亡原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来源:工人日报
不少人都“闻癌色变”,更可怕的是肝癌、肺癌、胰腺癌,因为这些癌症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哪些人群是这3大癌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做哪些筛查?
1
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肝癌为何难以诊断?
在中国,肝癌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肝脏又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器官,当它发生了一些病变的时候可能无声无息,甚至长到很大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症状。并且肝癌发展速度很快,在肝癌患者中,早期的病人大概只占了10%~20%,70%~80%都是中晚期的肝癌。
2. 肝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 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病)人群;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 食用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人群;
● 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3. 肝癌早期筛查方法:B超+甲胎蛋白检测
对于肝癌来说,B超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可以有效筛查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2
为何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肺癌为何难以诊断?
我国是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但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我国肺癌病例的发现一直都是以临床晚期居多。
2. 肺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长期吸烟人群;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 肺癌早期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低剂量螺旋CT主要用来筛查早期肺癌,可以早发现、早诊断,较好地改善预后,降低肺癌死亡率。同时建议对40岁以上的人群普遍开展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达到早期筛查肺癌的目的。
3
为何胰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 胰腺癌为何很难诊断?
胰腺癌是发生在胰腺上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预后极差,我国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7.2%。
胰腺生理位置隐蔽,早期癌变在体检中很难发现。另外,胰腺本身神经不丰富,早期肿瘤不会引起疼痛,缺少典型症状,并且发展速度很快,不少患者直到晚期肿瘤压迫胰腺周围的神经,出现剧烈腹痛才发现病情。
2.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并不完全明确,但是跟以下因素有关系:
● 年龄在40岁以上;
● 长期吸烟、饮酒;
● 肥胖,患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人群;
● 饮食习惯不良,经常吃烧烤、大鱼大肉等,吃饭时狼吞虎咽;
● 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进行过胆道手术患者;
● 长期抑郁、焦虑。
以上这些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进行定期体检,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做好相关筛查。
3. 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方法:血液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在胰腺癌的筛查中,血液肿瘤标志物应用最多的是CA19-9;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内镜、超声、CT和MRI。
4
做好这4件事
有助身体健康
1. 营养均衡,不吃烫食
最好的抗癌物,就藏在我们日常饮食中。
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全谷物、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富含有机硫化物;番茄、西瓜,富含番茄红素;绿叶菜、橙黄色果蔬,富含胡萝卜素。
注意:
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如果经常食用特别烫的食物就会存在健康隐患,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热饮或食物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2.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3. 戒烟戒酒
烟酒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并且吸烟不仅和肺癌有关,它还会让人更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
记住:及时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
4. 保持充足睡眠
失眠时,我们的各种免疫器官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与恢复,久而久之,我们的免疫力也就越来越差。
研究发现,与7小时~7.5小时睡眠者相比,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增加36%,而小于6.5小时的男性,患肺癌的风险增加112%。
来源:CCTV生活圈
58岁的钱大妈出现咳血、胸闷的情况,她以为是嗓子发炎了,没想到查出肺癌。丈夫知道她生病后辞职在家照顾她,带她到各地大医院检查,希望能找到治疗的方法。医生的看法基本相同,现在的情况不适合手术,建议化疗。
钱大妈早就和病友问过化疗的事,她听说人一旦化疗了,头发就会掉光,变成光头,而且嘴巴里会长疮,饭都吃不下,非常痛苦,她不想让家人朋友看到自己这个样子,所以宁死也不化疗。
可是时间不等人,继续放任肿瘤不管,它很有可能向其他地方转移,到时候治疗起来难度更大。医生告诉钱大妈,化疗的副作用可以吃药缓解,掉落的头发等病情好转会重新长出来,当下任务是扼制肿瘤生长。
经过医生的劝慰,钱大妈最终答应化疗。
肿瘤晚期,一定要化疗吗?
在医生介绍治疗方案的时候,患者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所有的做法都是徒劳无功瞎花钱,另外,他们道听途说化疗的副作用,心里忐忑不安,十分排斥化疗。
实话实说,化疗有利有弊,最终是否要进行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化学药物进入人体各个部位,对可疑细胞进行灭杀,部分正常细胞也被无辜牵连,所以,最后通常会出现肿瘤缩小以及各种副作用。
对于淋巴和血液疾病,这种大范围的灭杀是可行的,效果很好,但是,如果患者营养不好、肝肾异常、凝血较差,往往不能适应化疗,容易感染。如果患者的情况不适合化疗,医生还要求化疗,这可能就是过度治疗了。
经过科学化疗,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生长减慢,肿瘤变小,生命得以喘息,有更多存活的机会,同时转移和扩散的风险也减少,抗癌成功率增加。癌症。晚期很难手术根除,化疗是降低风险的方法之一,也是众多患者的选择,不过,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治好。
肺癌晚期,化疗效果如何?能活多久?
晚期肺癌只做化疗或局部放疗,50%的人活过10个月,但是现在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介绍,现在精准化治疗可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多活三五年甚至十多年都很正常,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身上的副作用也可以用药调理改善,生存治疗大大提高。
此外还有免疫治疗、中医治疗,让自身免疫对抗癌细胞,同时用中医补中益气、止呕利尿。尤其是精准治疗,根据基因突变种类使用靶向药,一代药耐药后还可使用二代药、三代药,一边抑制变异基因,一边建议药物副作用,以此来延长患者的寿命。
放弃化疗后病情反而好转了,是咋回事?
记者凌志军确诊为肺癌晚期时,医生预测不太好,可能活不久,建议他采取化疗加吃靶向药的常规治疗方法。凌志军曾经亲眼见过父亲最后痛苦的日子,所以他不想再走父亲老路,决定放弃化疗只做手术。
2008年,凌志军做了肺部手术,待身体恢复差不多后就出院了,出院后他为了休养身体暂停手上的工作,开启慢节奏的生活状态。
生活作息从昼夜颠倒变成早睡早起,以前觉得身心疲惫,现在觉得轻松悠闲,有足够多的时间晒太阳、骑自行车、听相声,一日三餐不再被外卖、油炸食品充斥,每天都能吃到新鲜可口的果蔬和粗粮。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他觉得自己不是患者而是普通人,不适症状也渐渐改善,复查结果让他很意外,肿瘤渐渐缩小了。
有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不化疗也能很好地生存,但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借鉴吗?答案是不提倡。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乐观可以改善身体状态,但是不能把疾病治疗。当然,能够在规范治疗的同时,还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变得健康,对抗癌更有帮助。
选择化疗的患者,出现这些情况别担心,有办法缓解
很多患者不是因化疗而死,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拖垮,没有对副作用及时调理,没有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比如说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会刺激神经和消化道,对食物产生排斥,可以用止呕、增强食欲的中药、西药进行改善。感觉口苦的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饭后进行漱口,可以保护味觉。饭菜中用柠檬、香菜、大蒜等天然食物增味,也是不错的方法。
再比如说脱发,这让很多女性朋友介意,因为药物会让毛囊提前衰退,全身毛发都会减少脱落。要安慰自己它还能长出来,只是暂时有点丑,也可以买一顶假发出门时戴上。治疗结束后适当按摩头皮和肩颈,让血液顺畅,慢慢地又会重新长出来。
不管是什么治疗方法,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和控制患者的病情,不存在让患者乱花钱的情况,大家要放下偏见,多听专业人员的意见,努力延长生存期,活下来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或许以后能遇到更适合自己的药物,解决癌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