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不能吃什么水果,以及癌症术后复发转移期一般在什么时候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肿瘤患者吃水果的好处我们都知道吃不同的食物,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吃对了身体更健康,但吃错了就容易带来隐患,普通人亦是如此,那肿瘤患者则更需要注意饮食。
就拿水果来说,有很多种类,多吃水果有好处。肿瘤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不适合吃什么水果?收好这份水果“红黑榜”。
首先,当然是可以补充营养,水果中含有多种营养,比如维生素,它的抗氧化性是比较好的,可以减少人体内自由基造成的损伤。营养充足,免疫力更好,就可以更好对抗肿瘤。
其次,水果中的纤维素含量也比较丰富,特别是可溶性的,经常吃点,有助于肠道健康,对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也有好处。而且吃水果还会让你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管理体重。
经常吃水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降低患癌风险(但大家别理解错了,这并不是说,单纯地吃水果就可以防癌抗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也有利于促进治疗。
那么,肿瘤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不适合吃什么水果?
肿瘤患者“红榜”水果蓝莓
哈佛大学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适当常吃蓝莓,有利于降低死亡风险。这可能跟它里面含有的花青素、维C等营养物质有关,有助于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
苹果
苹果应该是大家平时最常吃的水果之一了,它里面的纤维素和维生素也比较丰富,而且还有钾,对于部分化疗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缓解副作用的。
草莓
草莓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为丰富,有利于肠道健康,而肠道菌群跟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适当吃点草莓是有助于消化、预防便秘的,对于治疗也有帮助。
除了这三种,其实多数水果都是可以吃点的,比如还有猕猴桃、葡萄等,但也要提醒大家,吃水果也要适量,不能直接当饭吃,如果本身脾胃不是很好,那么对于香蕉等寒性水果就要少吃点了,以免加重不适。另外,有的水果可以连皮吃,有的水果可能削皮吃比较好。
肿瘤患者“黑榜”水果柚子
为什么说癌症患者不太适合吃柚子呢?这主要是跟很多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有关,比如抗癌靶向药物。柚子中含有的成分会影响到人体内酶的活性,影响到血药浓度,干扰到抗癌药物的代谢,进而就容易影响到疗效了,不利于治疗与康复。
另外,不仅是对于抗癌药物,柚子跟其他一些药物也“合不来”,比如他汀类药物、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对于需要服用药物的人群来说,建议吃柚子前询问一下医生意见。
烂水果
烂掉的水果也不能吃,这类水果中可能已经被毒素入侵了,特别是黄曲霉素,它的致癌性较强,癌症患者若吃了腐烂的水果,不仅不利于治疗,可能还会加重病情,所以这类水果也是“黑榜”水果。
要注意的是,即便只是烂掉了一点,也建议不要继续吃了,可能其他部分已经被污染了,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
综上所述,癌症患者的日常饮食对于病情的走向是有影响的,关于吃水果,吃对了有好处,以上几种“红榜”水果可以适当经常吃点,但对于上面提到的“黑榜”水果,就要注意避免了,以免影响健康。
“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这是否有科学依据?”
今天去查房的时候,有一个病人说他在网上看到有言论认为吃肉会增加癌症的风险,他对这个观点是半信半疑的。考虑到自己之前一直大鱼大肉的,所以他就比较担心自己因为吃肉而得癌症,因此就问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那到底长期吃肉是否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呢?哪3种肉是我们应该少吃的呢?今天医者良言就跟您好好聊一聊这些问题!
1.吃肉真的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吗?这有什么科学依据?红肉致癌的风险在网上广为流传,很多人刚开始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估计都有点惊讶,毕竟这对于无肉不欢的朋友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呀!那红肉致癌的观点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红肉致癌的结论是源于一项动物实验,这个实验把动物分为两大组,一组动物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红肉,而另一组动物则不吃红肉,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统计这两组动物得癌症的概率,结果发现长期吃红肉的这组动物得癌症的概率确实比不吃红肉的动物得癌症的概率高。
金枪鱼
可能很多人认为红色的肉就是红肉,其实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拿兔肉、小牛肉来说吧,它们就不是红色的,但是它们却属于红肉。即便是红色的肉,也不一定就是红肉,拿金枪鱼和火鸡腿来说吧,它们的外观虽然是红色的,但是它们却是白肉。
世界卫生组织对红肉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只要是来自于哺乳动物的肉,就都是红肉;来自于哺乳动物以外的肉都是白肉。
红肉致癌的理论是被得到公认的,早在2015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把红肉列为了2A级致癌物,也就是说红肉致癌在动物实验拥有比较充足的证据,在人体实验没有充足的证据,红肉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这里需要注意,世界卫生组织对致癌物等级的划分是基于致癌性可能性的大小,和致癌的危险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能大家对这句话不太理解,这里我来举例说明。就拿黄曲霉素、砒霜和来说吧,它们都属于1级致癌物,只要少量接触就会有致癌的风险,而烟和酒也属于一级致癌物,但是它们的致癌性很显然是没有黄曲霉素和砒霜的强的。
目前来说,红肉致癌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太明确,但是有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的肉中含有外源性的唾液酸,而这种物质会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肉在烹饪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杂环芳烃和杂环胺类物质,这两种物质具有致癌性,所以长期吃肉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有点生活经验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在夏天的时候,一块肉在常温下保存,基本上2~3天就能闻到比较臭的味道,这说明肉的腐败程度比较高。当我们吃了肉以后,里面的营养被人体充分吸收以后,就会暂时储存在结肠内,这个时候里面的肉的腐败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所以,长期吃肉会增加肠癌的风险也就不足为怪。
2.既然吃肉致癌,那我们还能吃肉吗?哪3种肉应该少吃?根据现有的证据,每天多吃100g的红肉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00g,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得癌症本身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提升17%以后,它依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我们都知道,红肉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如铁、锌、烟酸、维生素B12、核黄素等。我们不能因为红肉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就一点红肉都不吃了,毕竟我国的膳食指南也是强调了均衡饮食,而且也提到了需要适当吃一些肉。
如果我们注意控制吃肉的量在75g以内,优先选择白肉,尽量选择蒸、煮、炖的烹饪方式,吃肉的时候搭配着吃点蔬菜和水果,那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很小很小!
不过需要注意,以下这3种肉建议少吃:❶加工肉类:我们需要明白加工肉类的定义,即经过腌制、烟熏、发酵、风干等方式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者延长保存时间的肉类,主要包括火腿、香肠、牛肉干、腊肉、罐头肉等。
在2017年的时候,加工肉类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一类致癌物的清单中,而且有研究发现,每天吃50g的加工肉类,得大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18%。
加工肉类致癌主要考虑和里面含有亚硝酸盐和多环胺类化学物质有关。新鲜的肉类在腌制、熏制等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但是它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亚硝胺类物质是具有致癌性的。肉类在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胺类物质,而这种物质也具有致癌性。
❷生鱼片: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吃生鱼片的习惯,而且吃的主要是淡水鱼。淡水鱼可能会被一种名为华支睾吸虫的寄生虫感染,当人吃了这种被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生鱼片后,这种寄生虫就有可能会寄生在人体内。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肝脏内的胆管内,长此以往,可引起胆管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从而增加肝癌的风险。
另外华支睾吸虫目前已经被列为了一类致癌物,我们平时尽量不要吃生肉片。
❸高温烹饪的肉类: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物在高温下烹饪,会发生一种名为美拉德反应的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之中,会产生一种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而丙烯酰胺已经被列为了2A级致癌物。
虽然说高温烹饪的肉类致癌性不强,但是长期大量摄入,肯定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少吃或者不吃高温烹饪的肉类。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