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死亡有多痛苦(癌症晚期有多痛_)

2023-09-13 15:45:28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死亡有多痛苦(癌症晚期有多痛_)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死亡有多痛苦,以及癌症晚期有多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到了终末期,花5万块能多活半天,你愿不愿意?值不值得?

“你父亲的时间不多了,继续治疗意义不大,你看……”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化疗呢?放疗呢?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爸啊!”

“病人年纪这么大了,受不了这么多罪,还是问问病人有什么遗愿吧,唉……”

病房外,吴先生在向医生尽力争取父亲的生存希望;而病房里,老吴其实已经听到儿子的哀求,他把儿子叫进病房:“都已经癌症晚期了,就别让我受那些罪了,还不如给我一针安乐死……”

很多患者在发现癌症时通常已是中晚期阶段,面对无止境的治疗以及渺茫的治愈希望,痛苦的病人容易萌生放弃生命的想法。而作为家属,很多人却总觉得不应该轻言放弃,总希望患者能够多撑一会儿……

治与不治,总是难以抉择。

一、花5万能多活半天,你愿不愿意?

80岁的王树勇是一名癌症晚期病人,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平时也就靠78岁的老伴儿在照顾,但老伴儿在陪护过程中不小心摔倒骨折,在同一家医院住院休养。

去世前两天,王树勇的情况急剧恶化,需要5万多进口药物续命,且最多可能也就维持一天半天,属于病入膏肓的阶段了。

花5万块能让老人多活半天,这钱到底花不花?其实王树勇的儿女们都是普通家庭,大部分都委婉表示没必要花这个钱,认为老人年纪大,病情重,多活一天半天反而是在受苦。

但是老太太不同意,坚决要花这个钱,把老头儿从死神处拉回来后,老太太请求医院把自己从骨科病房挪到老头儿的ICU,见了最后一面。

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半天或许不值一提,但是在78岁的老太太眼里,这钱买半天,能见上最后一面,也就值当。对于王树勇来说,或许这最后一面,也能让自己少点遗憾,走得更安心。

二、癌症终末期,花钱买命值得吗?

癌症终末期指的是现代医学治愈癌症无望,预计存活期为3~6个月的患者。这一时期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恶化、肿瘤的转移、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影响,往往同时伴有疲乏、疼痛、厌食、失眠、恶病质、咳嗽、呼吸困难、口干燥、恶心呕吐、便秘、水肿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需要依赖医疗技术维持生命的终末期患者来说,治疗只能相对延缓死亡进程,无法消除和阻止死亡。如果医学延长的仅仅是生物学意义的生命,维持生命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但像上文中的情况则是一种例外,对王树勇老先生的抢救,是为了最后一次好好的告别,而不是无意义地延长生命,这样的花费可以谓之值得。

所以,花钱买命值不值,可能不是一个医学问题,也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人文问题。

我们应当认识到,当终末期患者已没康复可能时,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是符合生命伦理原则的。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应该以生命的价值和生活质量来衡量生命的意义,在临床终末期患者的治疗中,必须考虑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帮助病人安详、平静、有尊严地离世。

所谓“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癌症终末期,患者最需要的是“人文关怀”,即临终关怀。

三、病人临终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临终关怀不仅仅是对医护的要求,家属在其中的作用同样重要。那么,在亲友临终前,我们究竟该做又能做些什么呢?

1、心理疏导

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倾诉,分析其对肿瘤、死亡的认识及态度,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尽量让患者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情,有助于减轻临终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能够积极接受和配合相关治疗,同时找到内心的安宁从而平静地面对离别。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简单的肢体接触,如握着手,碰触,或者轻轻地抚摸、按摩,让患者觉得仍然被关怀,被珍惜,这有很好的抚慰效果。

2、缓解痛苦

当肿瘤细胞已发生转移、扩散,肿瘤可直接破坏正常组织功能,若侵入神经,可引发剧烈疼痛,严重降低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有的患者甚至忍受不了剧烈癌痛而想方设法自我了断。

在安宁疗护中辅助疼痛管理,根据三阶梯止痛原则进行镇痛治疗,合理评估癌痛程度,能强化疼痛控制效果,增强病情缓解作用。

此外,家属应在日常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家庭和社会多给予支持,增强患者止痛的信心,尽力缓解他们身体上的不适。

3、满足遗愿

根据生理心理学基础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临终者最大的需求,是能够被爱、被关怀、被尊重,能与家人说真话,完成未了的心愿。

安宁疗护虽然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却可以让患者能够较舒适地与家人一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让患者有机会做最后的告别并安排后事,还能从心理精神层面充分肯定自己,是对死亡方式的极大优化。

家属可以争取帮助临终患者解决所挂心事情,如照顾宠物、养护孩子、赡养老人等,帮助解除其内心的挂碍。

此外,还可以尽量让患者临终想见的每一位亲友前来探望,减少遗憾,用亲情与友情的陪伴使临终的亲友获得满足与安宁,从而平静、安祥地走向生命的彼岸。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当癌症患者进入终末期,往往开始回避死亡,内心对死亡充满恐惧。临终关怀帮助终末期患者提早规划好最后的时光,不但可以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也能提醒活着的人好好享受人生,劝慰家人少一些悲痛,珍视生活。

癌症终末期,花钱买命值得吗?单选

不值得

34

值得

7

看情况,评论补充理由

9

50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参考资料:

[1]《社区安宁疗护的发展现况及影响因素》.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01-10

[2]《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疗效评价》.心理月刊.2022-09-15

[3]《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探索——以肺癌晚期患者为例》.医学与哲学(A).2018-07-0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癌症晚期患者:死亡都是一种奢侈,真的太痛了!癌痛到底有多痛?

“住在楼下的老李,跳楼了,听说是癌症晚期痛得受不了……”前几天,小区里的一场悲剧,让陈叔久久无法释怀。

陈叔是一名肺癌患者,和老李算是“不病不相识”,两人经常聊天。老李对陈叔说过,最痛最痛的时候,他觉得死亡都是一种奢侈,真的不想活了。

如今,陈叔的肺癌治疗比较顺利,但疼痛一直得不到缓解,他很担心自己也会受不了。“如果能癌痛特效药就好了”,陈叔经常这样想。

癌痛到底有多痛?镇痛药会上瘾吗?近日,39健康网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阮祥才,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癌痛的常识。

一、“癌痛”是癌症患者的常态

癌痛是癌症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大约八成癌症患者会有某种程度的疼痛,癌症进展后期,出现疼痛的几率可能高达九成。区分癌痛和其他疼痛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癌痛的持久性特征

阮祥才表示,其他疼痛类似于肠胃炎的肚子疼,发作期间痛感强烈,治疗后疗效较好,不会造成严重困扰。但是,癌痛往往是数以月计,持久地损伤患者的身体、睡眠和心理,带来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的疼痛千变万化、因人而异,医生可以通过病史了解发病过程,或者通过疼痛部位、性质、特色、诱因、发作时间等判断疼痛的原因。

他指出,癌痛有3个常见的来源:

    癌肿本身引起的疼痛,比如肿瘤对周围结构造成的压迫、侵蚀,以及肿瘤细胞本身产生的炎症反应和内分泌反应等,均容易引起疼痛,大约占七成以上。

    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比如手术治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带来胸部术后肋间神经痛、腰椎术后腰背痛、放化疗后神经痛等问题,大约占一成多。

    非肿瘤原因导致的疼痛,例如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占比不足一成。

二、出现癌痛,难道只能强行忍痛?

有的癌症患者认为,“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应该集中精力治疗癌症”,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阮祥才表示,治疗癌痛并不会耽误癌症治疗,即使是晚期癌症患者,有效的癌痛治疗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人们往往只重视癌症本身的治疗,而忽视癌痛的治疗。但随着癌痛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重视癌痛的有效控制,及早控制疼痛。

他进一步解释道:“人体对于癌痛这类慢性疼痛是有记忆和调整的,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能力下降,引起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等不良情绪。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会因为难以入眠、抵抗力下降,无法集中精力做抗肿瘤治疗。此时,若能通过恰当的疼痛治疗控制疼痛,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就能相得益彰。”

目前,治疗癌痛的药物分为普通止疼药和针对特定肿瘤的特定治疗药物

前者包括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等相对熟悉的药物,以及吗啡、羟考酮在内的作用力更强的阿片类止疼药。后者指的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还能治疗疼痛的药物,比如内分泌类药物对前列腺癌患者具有疗效。

部分患者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容易成瘾,导致终身依赖,阮祥才郑重强调,这类药物的成瘾几率很低,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不必太担心。当肿瘤得到缓解或疼痛逐渐消失,患者可以根据医嘱减药甚至停药。

“减药和停药必须按照规程操作,突然停药会出现严重的药物戒断综合征,因此需要通过身体逐步适应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摄入。”

三、除了吃药,还需要家人的支持

癌痛单靠止疼药物无法彻底根治,还需要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控制。阮祥才介绍,近期较为热门的吗啡泵治疗,是一种副作用少、效果佳的微创手术,被誉为晚期癌痛的终极治疗手段。

不过,它并非适合所有癌痛患者

首先,不需要强效镇痛药物的患者不必考虑吗啡泵治疗,因为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会出现中重度疼痛。

其次,即使癌症患者伴有中重度疼痛,也能在《三阶梯镇痛方案》指导下,获得一定程度的疼痛缓解,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不一定要吗啡泵治疗。最后,吗啡泵并非适合全部顽固性癌痛患者,比如胰腺癌导致的内脏疼痛和其它肿瘤侵蚀神经导致的神经痛,都需要特定的介入性镇痛治疗,而不是吗啡泵治疗。

对于适合吗啡泵治疗的顽固性癌痛患者,阮祥才提醒,越早治疗,身心获益越大,能促进抗癌治疗的效果。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吗啡泵治疗只能缓解部分疼痛症状,往往难以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

无论是肿瘤治疗还是癌痛治疗,家人的支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属应该留心和做好以下3点:

首先,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家属需要信任和理解患者的苦痛;其次,帮助患者向医生说明清楚疼痛的情况、感受,以及所遭受的挫败、睡眠和情绪的变化等;最后,帮助患者将疼痛的情况详细地用“疼痛治疗日记”记录下来。

阮祥才表示,目前癌痛没有能够治愈的特效药,但通过多种手段干预是可以控制的。亲属应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理解和支持,及早有效镇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抗癌。



本文指导专家:

阮祥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