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卵巢癌症患者喝什么奶比较好,以及卵巢癌症患者喝什么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现在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根据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没有得到节制,从而一些癌症的产生越来越多。卵巢癌相信大家都清楚,这种疾病,破坏了一个女人做妈妈的梦,也把患者的生命给带走了。我们现在就必须来了解一下卵巢癌饮食的注意事项。
饮食方法:
一、富含叶酸的食物
增加富含叶酸的食物,可降低女性卵巢癌的发生率。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的女性,其发生卵巢癌的机率比很少吃叶酸食物的女性将减少74%。至于叶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B,富含于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及全谷类食物中。
二、富含钙质的食物
美国最新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取高钙食物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据数据显示,每日摄取高钙食物的人会比摄取钙质不足的人降低46%的卵巢癌的发生率。
三、“有色”蔬菜
让卵巢癌“急刹车”的几类食物
研究发现,每周平均吃5次胡萝卜的女性,其患卵巢癌的可能性比普通女性降低50%,而美国的专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除了胡萝卜,女性还可以多吃些南瓜、红薯、哈密瓜等“有色”蔬菜。
四、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
研究表明,若每天服用90毫克的维生素C和30毫克的维生素E,患卵巢癌的机率就会减少50%。然而,单纯地依靠从食物中获取是不够的,所以最好咨询医生适量服用药片或制剂来补充。
卵巢癌患者的饮食原则主要如下:
1、补充蛋白质
对于患有卵巢癌的患者来说,补充蛋白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平时除了要多吃牛奶、鸡蛋外,同时对于蔬菜、水果等食物同样也不能少。在这些食物中同样含有植物蛋白,并且像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少。
2、饮食清淡
患有卵巢癌的女性,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少吃一些肥甘厚味的食物,对于像肥肉、皮等含油脂多的食物一定要避免摄取。日常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但并不是说就完全拒绝肉类食物,像鱼肉、鸡肉、鸭肉等含脂肪少的食物可以适量摄取。
3、适当进补
如果是已经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的饮食中,可适量多增加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以此来养身调经。像石榴、罗汉果、桂圆、桑椹、黑芝麻、黑木耳、绿豆、胎盘、鲫鱼、鲤鱼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但在滋补的时候也不是说越多越好,还应该注意节制。
4、不吃刺激性食物
在烟熏、油炸、烧烤等食物中,通常都含有着亚硝酸盐,这类食物会对卵巢癌的治疗以及恢复起到阻碍作用。除了这些食物,还有像一些辛辣、腌制等食物也同样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5、拒绝挑食
饮食一定要建立在均衡摄取的基础上,最好不要有挑食的毛病,这样就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到卵巢癌的治疗以及恢复。在平时像一些富含纤维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必须多吃,比如香菇、黄豆、新鲜的蔬菜、冬菇及甲鱼、海带、紫菜、牡蛎等。
对于一个患有卵巢癌的人,请你一定要记住,虽然有些东西好吃,但你不要只顾当时的口舌之快,盲目的吃那些不该吃的东西,导致病情恶化。卵巢癌病患者请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自信,多吃一些有色蔬菜和富含叶酸的食物。
发表于《美国骨病协会杂志》的一篇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近20年以来的47项相关研究,包括了超过100万名的参与者,得出饮食与前列腺癌风险有关:
大量食用牛奶、芝士及黄油等乳制品,可能会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风险的增量从7%到76%不等。
包括红肉与白肉、加工肉类以及鱼类在内的动物性饮食与患前列腺癌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植物性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研究一经发布,很多人惊掉下巴:牛奶喝多了竟然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牛奶和前列腺癌,
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都接受这个事实:乳制品是西方国家老百姓补充钙质的主要来源,所以他们的乳制品消耗量很大,与此同时他们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很高;相反,亚洲国家人口的乳制品摄入量较低,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较低。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也显示,当前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超过130万例,同年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约有360万例,而奶制品消费大国美国的前列腺癌新增患者占了总数的17%。
上述研究的作者分析认为:大量乳制品摄入,会提高人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和钙含量,此二者被认为与前列腺肿瘤有关;另一方面,乳制品会影响睾丸激素水平,这也可能与前列腺癌之间存在联系。
此外,还有其他研究表明,牛奶对男性睾丸也存在负面影响。在2006年,一群德国科学家通过对269名睾丸癌患者和797名健康人士的追踪调研,发现每月食用至少20份牛奶的人,患睾丸癌的风险增加了37%。
此外,除了之前提到的前列腺癌、睾丸癌,乳制品还可能显著提高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也可能引发乳腺癌、卵巢癌等恶疾。
很多人肯定慌了,那牛奶还能不能喝?其实也不必过度担忧。
一方面,乳制品确实对我们的健康助益很大——它富含钙、磷、铁、锌、铜、锰、钼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还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更有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肠癌风险,而包括酸奶和奶酪在内的发酵乳制品则具有预防心血管病的功效。
另一方面,我国并非乳制品消耗大国,很大程度上,困扰我们的是“没喝够量”的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建议,每天吃相当于 300 克牛奶的乳制品。相当于每天差不多要喝1.5 杯牛奶。
前列腺癌,
更多和这些因素有关!
足量饮用牛奶,对身体的好处总是大于弊端的。而与奶制品摄入过量相比,前列腺癌的诱因更多是以下这些:
01
年龄
临床数据显示,50岁以下的前列腺癌患者,所占比例不到总患者数的0.1%。85%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尤其到了75岁以上,发病风险甚至达到了20%。
02
肥胖
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7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为38.2%,新西兰是30.7%,澳大利27.9%,英国26.9%。这些国家的肥胖率,正好和前列腺癌的高发病率相吻合。
摄入太多肉类食物增加肥胖风险,肥胖又会导致人体内雄性激素缺乏。而前列腺癌的另一个诱因就是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
03
熬夜、作息不规律
日本在1988年到1997年进行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上白班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0.3%,夜班是0.5%,昼夜倒班的是0.55%。
再考虑到家族病史、年龄、地域差异等因素,结果显示长期昼夜倒班的男性,其患病风险是长期白班男性的3.5倍。
04
遗传因素
前列腺癌的发病,跟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研究显示,直系男性亲属中如果有一位患病者,其后代男性的发病风险比其他男性高出一倍,若是有两个人,则发病风险会高出3倍。
预防前列腺癌
重在早筛
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起,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不断升高;2015年,发病率达到10.23/10万,死亡率高达4.36/10万。目前,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已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对任何人来说,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防癌治癌的“硬道理”,前列腺癌也不例外。
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很难让人发现“踪迹”,不少患者一经确诊已是中晚期。
生活中,如果男性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便困难、尿线无力等情况,可能是前列腺出了问题,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筛查,争取将疾病控制在早期。
50岁以上男性需开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筛查;如果PSA筛查结果提示“异常”,还需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成像;有结节或异常病灶的患者需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便查明是否为前列腺癌。
Tips:什么是PSA?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直接分泌到前列腺导管系统内,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中仅有微量的PSA,若受肿瘤、增生及炎症的影响,正常腺管结构会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血清PSA浓度不同程度的升高。
研究发现,PSA的水平在4-10ng/mL之间,前列腺穿刺活检,16%的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而PSA在10-20ng/mL时,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癌的几率为38%;当PSA超过50ng/mL以上,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癌的几率高达80%。
因此一直以来,PSA作为筛选及早期发现 前列腺癌 是非常有价值的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除了高危人群定期做PSA筛查外,还应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注重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