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与炎症的区别(炎症是癌症的帮凶)

2023-09-14 20:02:39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与炎症的区别(炎症是癌症的帮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与炎症的区别,以及炎症是癌症的帮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1_6的癌症是炎症惹的祸?医生劝告:6类“促炎”食物,尽量少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癌症,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科学家正在研究诱发癌症的因素。目前,诱发癌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而慢性炎症与癌症密切相关,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就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1863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肖 观察到肿瘤中确实存在炎症细胞。就比如说当人体受伤时,受伤部位的细胞就会增强,从而促进血管及相关组织的再生,而炎症细胞会不断在伤口聚集,帮助我们及时清除伤口处的异物,同样也是这种细胞增殖才导致了癌症的发生。因此,这位病理学家也把癌症比作“无法治愈的伤口”,后来也出版了《细胞病理学》,被誉为“病理学之父”。

炎症是一种基本的免疫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防御反应刺激的基本病理过程。而身体中的炎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疾病的感染扩散,清除坏死组织,帮助器官恢复。在慢性炎症里,反复修复再生是炎症最常见的修复过程,而且细胞的增殖需要大量的细胞进行分裂,但是分裂的越多,DNA复制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造成细胞变异的概率也就越高。

所以可以说炎症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许多疾病都与炎症密切相关,因此及时控制炎症的发展以保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在癌症患者的生活饮食中,很多人都会注意不要吃发物,鸡蛋不能吃,鱼不能吃,豆浆也不能喝......但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吃的,不需要回避这些食物。但生活中真正的促炎食物,很多人却并不知道。

提醒:生活中这6种食物,或是“促炎”食物,要少吃

1、槟榔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槟榔,但仍有一些人喜欢嚼槟榔,甚至嚼槟榔上瘾。槟榔中含有槟榔碱和麻黄碱,嚼槟榔时会有一种“快感”。但是槟榔早在2003年就已经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了。经常嚼槟榔,会因为槟榔坚硬粗糙的纤维进而导致口腔黏膜被划伤,久而久之还会导致长期溃疡难以愈合,还有可能会致癌。而且槟榔碱和麻黄碱还会对口腔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很容易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2、酗酒

经常酗酒不仅会引起酒精性肝损伤,甚至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还可能会导致血脂偏高,血脂积聚在肝脏增加,形成脂肪肝,同时还会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3、人工反式脂肪

大多数人造黄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通常被添加到加工食品中以延长保质期。相较于乳制品与肉类种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来说,人工做成的反式脂肪已被证明会导致炎症并增加疾病风险。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包括薯条等油炸快餐、某些种类的微波爆米花、包装好的蛋糕和饼干等加工类食品。

4、红肉和加工肉类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日常饮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猪肉、牛肉、羊肉也开始经常出现在餐桌上。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会吃一些加工过的肉类,包括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腿肠、培根、热狗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一些深加工肉类经过高温蒸煮后,会产生一种糖基化终产物,也会引起炎症反应。

5、精炼种子油

提到身体出现了炎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跟辣椒有关,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辣椒不仅不会引起炎症,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已经被证明具有抗炎作用。但很多人会想说自己每次吃辣椒油都会长痘痘。这是因为虽然辣椒不是促炎食物,但辣椒油确实是促炎食品,罪魁祸首就是里面的精炼籽油,而不是背锅的辣椒。更糟糕的是,精炼种子油经过4-5次高达200度的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促进炎症发生的反式脂肪。

6、高糖高脂食物

高糖、高脂的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白米饭、馒头、白面包、通心粉、蛋糕、饼干等。吃了之后血糖上升很快。而血糖水平过高容易促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同时促进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增加,加重炎症反应。此外,研究发现,当小鼠食用高脂肪饮食时,小肠内细胞的应激反应与病毒感染相同,导致一些免疫分子的产生,并导致全身炎症的发生。

可见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都可能会导致炎症的发生,不管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都要积极控制。平时要调整饮食,科学饮食,少吃精制白米粉、高糖高脂食物、加工肉类、零食、快餐,因为这些食物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同时还要学会减压,这是因为不断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会破坏身体调节炎症活动的能力,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_6癌症由炎症引起!快学身体“消炎法”,别让炎症成为“癌症帮凶”!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称的“炎症”。

近年来,我国各类炎症性疾病发病率持续走高。

据报道,全国慢性咽炎鼻炎发病率高达87.3%;慢性胃炎发病率30%;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11%,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一不小心“炎”成“癌”

近年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4/5的癌症患者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

简单来说,就是炎症有时候会是癌症的“帮凶”,而有时炎症又是癌症的伴随现象。

1肝炎→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

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2胃炎→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

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3肠炎→肠癌?

不是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的增加有关。

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就吃点消炎药,结果治标却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4咽炎→咽喉癌?

事实上,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基本没有转化的可能。

但是,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因此容易被人忽略。

6招身体“消炎法”

不少人一发炎就随意吃抗生素,但是,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等,它们本质上都是炎症,但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也并不是一把抗生素就能解决的。

对炎症处理不当,反而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或急性炎症转慢性炎症。

其实,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反而能更有效地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快来看看怎么给身体“消炎”!

1抗炎饮食

抗炎饮食,怎么吃才刚刚好?

美国“威尔博士”网站最新载文,刊出该网站创始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整体医学中心主任、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研究出的“抗炎食物金字塔”。

多吃蔬菜与水果,果蔬的抗炎功效最佳,建议每天摄入4-5份蔬果,每份80克。

粗粮、面食、豆类,每天可以搭配进行食用。

有机菜籽油、坚果,居于第三,每天需要摄入5-7份。

鱼与海鲜,每周可以摄入2~6份,每份约113克。

相反,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加工肉制品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应该少吃。

2每天喝2000毫升的水

多喝水,可以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降低炎症的活跃程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每天锻炼20分钟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因为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有利于身体健康。

4学会减压

应减少愤怒、忧郁、悲伤的情绪,并在心态上保持平和。用乐观积极的方式来平衡身体免疫系统的稳定。

5注意防护

在雾霾天的时候,应该减少户外活动的频次,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在流感季节,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好带上口罩。

6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长期缺乏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