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部(癌症术后恢复吃什么补充营养)

2023-09-14 22:46:08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回盲部(癌症术后恢复吃什么补充营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回盲部,以及癌症术后恢复吃什么补充营养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17岁男生查出肠癌晚期,手术机会也没了!医生一番话警醒年轻人

来源:贵阳晚报

6月2日据报道,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日前收治了一名17岁“肚子胀痛”的男孩。父母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结果两三天都没缓解,还伴随着发烧的情况。

医生检查发现,能摸到男孩腹腔内有鸡蛋大小的不规则肿块,感觉不妙。检测CT显示回盲部团块、肠梗阻。然而,经过一项一项的检查排除,入院第3天肠镜,结果——结肠癌!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医生表示,这位17岁男孩已经是结肠癌晚期,存活时间可能只剩半年,手术机会也没了。

医生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得知,男孩没有癌症家族史,生活也比较规律,没有不良饮食习惯。但是半年前曾发生过一次肠梗阻,当时只在当地医院简单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检查,禁食治疗后症状好转,后来没有做胃肠镜检查,也没再进一步细究病因

年轻人被盯上了!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年轻人群中却不断攀升。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

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医师孔大陆在2018年健康时报《大肠癌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15岁》的文章中指出,大肠癌已成为我国高发癌种之一。以往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但近年来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约占总患病率的1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比老一辈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美国癌症协会(ACS)研究显示,直肠癌发病率增加尤为显着,在1991~2014年之间翻了一番,20~49岁人群发病率翻了一倍(2.6/10万~5.2/10万)。而通过大量分析发现,1990年左右出生的成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是1950年左右出生的2倍,直肠癌风险则为4倍。

肠癌,为什么盯上年轻人?

1. 坐出来——总是久坐不动

现实是,大爷打太极,大妈跳着广场舞,年轻人不是坐在办公桌前不动,就是回家瘫在床上玩手机。

然而,2017年9月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而适当运动可降低患直肠癌、结肠癌的风险。

原因不言而喻,久坐肠道蠕动慢,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也不畅,无疑都增加了肠癌风险。

2. 吃出来——吃得太油腻

外卖炒菜香,碗底一层油;爱吃红烧肉,脂肪并不少。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我国八成家庭对油的摄入量是超标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国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然而,美国《细胞》(Cell)医学期刊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就像肠癌的“助燃剂” 。腺瘤在人类肠道很常见,一般腺瘤生长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变成恶性腺癌。然而,小鼠的腺瘤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很快就会癌变。

3. 吸出来——吸烟和二手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谈到,在组成烟草的多种化学品中,已知至少70种致癌。吸烟者患以下癌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其中就包括结直肠癌。

4. 缺出来——粗粮、果蔬摄入不足

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根本没吃够。据中国营养学会在2019全民营养周上公布数据,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的摄入量为269.4克,水果的摄入量为40.7克。

此外,很多人一周都是白面馒头、米饭,很少有粗杂粮的摄入。而在不少研究中,果蔬、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所以,年轻人预防肠癌,最重要的是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肠胃不适,做个筛查!

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医师孔大陆提醒,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

肛门指检、肠镜检查都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结直肠癌。

此外,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以下人群属于肠癌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定期到医院做个肠镜检查!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别总觉得自己年轻肆意妄为,

唯健康可承载圆满!

肿瘤患者术后如何恢复身体?做好「三大关键」,预防再复发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妇科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手术治疗,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肿瘤患者,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当肿瘤增大,身体无法负荷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来减轻肿瘤的负荷!但是,许多患者往往在治疗后都会存在这样的意识误区——“重治疗,轻康复"!

要知道,肿瘤患者治疗后身体都处于一个"虚弱”状态,这个时候免疫功能低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很容易就会导致残留的癌细胞死灰复燃!甚至有学者认为:没有康复的肿瘤治疗不是一个完善的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肿瘤患者手术后又该如何加快身体的恢复?

一、饮食搭配,补充营养

肿瘤患者腹部手术后,身体机能尤其是胃肠功能还尚未恢复正常,这个时候肿瘤患者一般遵循清淡、细软、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原则。

首先,一般术后6个小时后就可以进食一些白开水,果蔬汁、清淡稀粥等。24小时后,就可以进食一些流食或者是半流食,例如:米粥、鱼汤、面条等。在根据肿瘤患者恢复的情况,慢慢过渡到普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消化道手术的患者,一般在24~48小时内需要禁食,直到肠胃功能恢复后,排便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少量的进食一流质食物。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次,当过渡到普食阶段的时候,需要注意少量多餐,减少肠胃的负担!每天要吃一些优质的蛋白质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并且要保证有微量元素,维生素这样的供给,补充营养,加强身体的免疫力!这个阶段,肿瘤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大补特补甚至是过量的补充蛋白质,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恢复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疾病隐患!术后可多选用如小米、红薯、西红柿、山药、鸽肉、、鲤鱼、鳕鱼、海带、鸡蛋、牛奶、豆浆、豆腐等食物。

最后,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及高盐和高糖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以及提高免疫力!同时保证食物的安全,尽量煮熟煮透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运动锻炼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有效的运动锻炼有利于肿瘤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肿瘤患者当身体恢复到可以下床的时候,可以适当做一些轻微的正常活动,例如在病房内,在有人搀扶下,走动走动,促进肠胃的消化以及减少血栓的形成。但是如果是手术创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体力会比较差,不能下床,这个时候可以在医生或者是护士指导下,做一些肢体运动或者是翻身动作,减少血栓以及压疮的产生。

当过了一段时间,肿瘤患者身体恢复良好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加大运动量,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散步、八段锦以及郭林气功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护理好伤口,减少感染几率!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伤口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这种术后并发症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则会延迟伤口痊愈的时间,不利于身体整体的康复!

所以,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除了专业护理人员定期清理伤口以外,患者们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渗血以及肿胀等不良症状,也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以及新鲜的伤口或者术后伤口不能碰水,需要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以免造成感染,影响伤口的痊愈。同时在睡觉以及休息的时候,尽量避免压迫伤口!

图片来源:摄图网

总的来说,肿瘤患者在术后需要重视康复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让自己的身体尽快地恢复,这样不仅能够抵御癌细胞的再次来袭,同时对于手术后还需做辅助治疗的患者来说,则有效提高治疗的耐受力,推动治疗的有效进展!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