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得了癌症,很多人担心治不好,担心影响寿命。经常有人问,得了癌症可以治好吗?还能活30年吗?
总之,不管是化疗、免疫,还是靶向治疗等,目前都还不是能够完全治愈肺癌的方式,也不是能够预防复发转移的方式!只是延缓,延缓而已!
注:我也看不懂这张图,但专家确实写了孩子很健康,那就OK了。
近年来,随着肿瘤临床诊疗观念的更新,肿瘤治疗手段的已经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各种新型肿瘤药物不断的面世,尤其是Neo癌免疫苗治疗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原本已经无法手术切除的病灶有了新的治疗方法,或者部分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经过临床上的积极“转化”治疗以后,又具有了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
不管她后续能够存活多久,她至少拥有过更完整的家庭,拥有和孩子们一起的幸福经历,人生变得更为圆满。很多人确诊晚期肿瘤后,都是痛苦和抑郁的活着,她是乐观和积极的抗争,这对于疾病很有帮助。不要焦虑和心理痛苦,不要过于恐慌,无论未来如何,即使罹患晚期肿瘤,也要好好把握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屠重棋教授介绍,原发性骨癌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经血液转移到肺,且进展非常快速。
这就要回到《指南》:ⅠB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需行多学科评估,对每一例患者评估术后辅助化疗的益处与风险。
在妊娠39周时,顺利的经阴道生产了健康的男孩,有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但自行缓解。孕妇和孩子在生产48小时内出院。
对于早期患者,一般较好应对。患者整体身体状态许可,常应强调先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措施为主。先求尽可能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消除可能的隐患。与此同时,中医药可积极配合,既能对这些创伤性治疗措施起到“减毒增效”之功,又能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整其免疫力,积极防范复发与转移。前者着重于短线效果,调整免疫和防范复发转移则是着重于长期利益。
不同部位转移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BNCT的疗程并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整个疗程只要进行1—2次照射,每次30—60分钟。
那有没有可能生存超过30年呢?不能治愈的晚期癌症带瘤生存超过30年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现实中这种病例很少,只能说某些癌症晚期病人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带瘤生存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十年以上已经可以算是很不错的,而基本上很少有带瘤生存三十年以上。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药物研发上市,将来一定是有这个可能的。
屠教授介绍,约70%的患者到骨肿瘤门诊就诊时就已经发生肺转移,而且漏诊率和误诊率很高,单纯从病理学上有时无法区分良性和恶性,就像双胞胎一样,因此建议临床+影像资料+病理报告三结合诊断。
一旦患上癌症之后,身体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疼痛感,一般情况下是在肿瘤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周围,但是如果疼痛感出现明显的上升,甚至其他的位置也会产生疼痛,并且持续在加深的话,就要小心是不是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了,这样的表现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没有缓解,那就很有可能是癌症已经在扩散所导致的。
继续远离不良嗜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关键是做到。
而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手术后即使不再进行治疗,大多数也可以活过10年、8年,或者更久,你再说给他上辅助治疗,结果也就多活半年,这效果到底算好还是不好呢?
走路缓慢且有震颤
大学生小王热爱运动,平时经常和同学打篮球,身体非常健康,可是近来同学们却发现他走路有点异常,一走手臂就会颤抖。小王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到医院做了检查。
第一阶段,隐匿期
第二阶段,早期浸润性
第三阶段,进展期
第四阶段,晚期
少数癌症即便晚期也仍有治愈的可能,所以即便查出晚期癌症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看具体情况。
②2023-06-26肿瘤专科医生《癌症患者跨过五年生存期大关,接下来这几件事很关键》(潘战和)
恐惧之中,张先生更多的是不解:为什么会是我的父亲?他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均衡,唯有一个抽烟的习惯。即便是抽烟的因素,也应该是肺部出现病变,为什么是胃呢?之前他从未有过胃痛或胃溃疡的毛病,只是近来吃饭有些胃口不佳、闷闷的,如此轻微的症状,没想到一查竟是胃癌4期。想来半年前体检时已患病,可为什么检查不出?
那就是要根据患者的病理不同亚型、高危因素、基因突变、免疫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简单总结如下:
来自福建的陈女士,今年47岁,患左肺恶性肿瘤伴纵隔肺门,锁骨上淋巴结多发转移,并伴有颅内多发转移,在临床上的分期是CT2N3 M1 ,已经属于一个晚期肺癌患者。被确诊的时候,医生告知家属,患者疾病预后差,家人要随时做好准备。
辅助治疗并非越多越好
• 继发性骨癌发生率为原发性骨癌的35~40倍,很多患者往往还没来得及发现原发癌,就诊时就发现已经骨转移!
屠重棋教授提到,70%~80%的癌症患者最终会出现骨转移。
(2)治疗手段
不过,随着装置和硼药的国产化,未来国内BNCT的成本花费只有10万元,如若纳入医保费用报销,还可能会更低,让患者实现有药可用,也不用漂洋过海到国外寻求BN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