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疼痛难忍怎么减轻疼痛(癌症晚期疼痛症状)

2023-09-16 22:54:09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疼痛难忍怎么减轻疼痛(癌症晚期疼痛症状)

李达祥主任中药外敷缓解癌症疼痛

癌症的疼痛是癌症患者后期常见症状。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并延长他们的寿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辑ATU。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既要消化且接受亲人患癌的事实,又要打起精神照顾患者,还要去学习癌症知识,并且在庞杂的医疗信息和医生的建议中,尽可能为患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

癌痛在初期多为慢性、隐匿的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钝痛逐渐转变为锐痛、刀割样痛,可沿神经支配区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多数慢性癌痛表现为至少有两种原因导致的疼痛,即同一个癌痛患者所表现出的疼痛可以是多性质、多部位和多原因的。癌症患者在出现癌痛的同时,可以伴有焦虑、厌食、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癌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饮食、睡眠也会造成影响。长期吃不好、睡不着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细胞一般在人体抵抗力较差时发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症治疗。因此,当患者感到癌痛时,应及时就医。

在无数次化疗和激素疗法失败后,Judy长出了“一堆”肿瘤,癌细胞经扩散至各个部位,甚至连肝脏都长了网球那么大的肿瘤。

对疼痛的治疗,首先要减轻病人的身体不适感,治疗疼痛的根源。其次,需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另外,医生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来调节患者的疼痛症状。

介入治疗是治疗癌症疼痛的非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内镜、超声、X光等影像技术来引导治疗器械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神经阻滞等。这种方法不仅降低治疗的风险,还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预防还是初心

是否要从外科转到内科呢?


治疗目的:

那么,对于罹患晚期癌症的患者来说,是不是都需要直接选择姑息治疗?其实不然。

如首个针对GPC3的 实体瘤CAR-T 细胞疗法,成功为T细胞装载了能特异性识别GPC3癌细胞的“导航头”,使T细胞成为精准杀伤的“特种兵”。其中GPC3是一种正常组织中几乎未见表达,但在70-80%的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理想特异靶标。

身体疼痛大部分表现为急性或者慢性,而且疼痛的部位比较明显,患者经常会感觉到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等,而这种疼痛主要是因为癌组织压迫或者侵犯到临近的血管神经系统或者软组织导致,这个阶段的疼痛提示肿瘤正在不断生长。

找到一位可靠的医生或是求得一个适合的治疗方案要靠缘分和运气。可我总希望从儿子的角度,做最大的努力和争取。

【开栏语】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抗癌有道专栏定期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关注!


01

癌痛管理的重要性


02

口服镇痛药的优点


口服给药,是癌痛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也是癌痛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出现癌痛时要及早止痛,疼痛达到中度时(如影响睡眠),可以直接口服阿片类镇痛药(推荐使用缓释剂型)。口服控缓释制剂的优点包括:

03

癌痛治疗常见误区


1、“疼痛不是病,忍痛才是英雄”。疼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使患者抵抗力下降。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2、“止痛药会成瘾,能不用就不用”。以镇痛为目使用阿片类药物而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为达到镇痛效果而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并非药物依赖,而是药物耐受。在合理规范使用镇痛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疼的时候服药,不疼的时候不用服药”。按时给药是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癌痛管理原则之一。按时给药使体内镇痛药物浓度保持平稳,避免镇痛不足或过量,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耐受。

4、“阿片类药物副作用非常大”。①便秘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服用镇痛药的同时可多进食膳食纤维,例如蔬菜、水果,增加液体摄入,或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例如乳果糖、开塞露、麻仁润肠丸等药物。②恶心、呕吐常见于初次服药,4-7天后会缓解,宜饭后30分钟服药,清淡饮食。如出现恶心呕吐,最好同时服用止吐药。③思睡或嗜睡,少数患者在用药的最初几天可能出现思睡及嗜睡等过度镇静不良反应,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部分患者因长期受疼痛困扰而失眠,初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数日内的过度镇静状态可能与理想控制疼痛后思睡有关。

最后,温馨提示各位患者,出现癌痛不可怕,要做到不恐惧、不逃避、不焦虑。癌痛一开始,就要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不要因为种种原因“硬扛”,在癌痛治疗的过程中,要遵从医嘱,定时服药。癌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肿瘤治疗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团队主要成员出诊一览表】




【团队介绍】


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以全国名老中医刘伟胜教授为学术顾问,张海波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美国UCLA大学、英国Cardiff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院(UMCU)合作,研究内容涵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中医辨证标准化,分子病理学,液体活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药药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研究,致力于提高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并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2.416),出版专著11部(英文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医学指导】


张海波,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周岱翰、朱良春、郭子光、李士懋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世中联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康复与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肿瘤临床协会(ASCO)会员,中国肿瘤临床协会(CSCO)青年委员。



【本期作者简介】

何怡瀚,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博士,广东省中医院“青苗人才”“朝阳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针灸治疗肿瘤相关症状(疼痛、疲倦、焦虑等),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失眠等)。近五年来主持国自然、省自然等各级课题9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代表作9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4.799分;参与编写专著1部、科普读物1册。



END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内一(肿瘤)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4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