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发病率,以及癌症不能吃的10种食物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80万防癌控癌我们还能做什么?
新华社记者王秉阳、黄筱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总体癌症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为我国四大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
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将癌症防治行动列入防控重大疾病板块,列出遏制癌症发生率快速增长势头、提高生存率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表示,肿瘤防治以往多是专业领域在重视,本次提出癌症防治行动代表政府的重视,出台了系统化顶层设计,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协同推进的实际行动,是我国进行癌症防治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关口前移推动尽早防癌控癌
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加入基本药物目录……近年来,为了让患者用得起抗癌药物,国家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不断加大对抗癌药相关政策改革力度,保障癌症患者的健康。
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大亮点,癌症防治行动同样着眼于预防,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癌症防治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技能,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王绿化表示,这种转变说明党和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全生命周期的肿瘤防控。
预防为主齐促早筛早诊早治
“密切关注癌症危险信号”“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面对严峻的局势,此次健康中国行动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边志民说。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许多人觉得,癌症在发病早期缺乏明显的表征,导致发现患癌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事实上,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而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如何提高早诊早治率?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倡议,个人应定期进行防癌体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表示,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在我国主要发病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前6种癌症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70%,死亡占比也接近80%。”张凯表示,50岁以上的人群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重点目标,应首先对这些主要发病癌症进行定期筛查,提高早诊早治率。
正视癌症规范治疗提升效果
如今,谈癌色变依然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患者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转而寻求保健品、偏方等“歪门邪道”。
何为规范化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指出,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来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
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因前期治疗不规范而导致病情发展为严重且复杂的病人。近期一位患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因术后病情恶化,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妇瘤外科主任医师于爱军发现,由于病人之前接受的手术操作不规范,导致治疗难度相对较低的癌症,演变成了治疗困难、危及病人生命的重疾。
“10个月前她在外院做了全子宫切除手术,但医生没有在术中做快速冰冻切片进一步确诊,术后病理切片发现子宫恶性肿瘤,也没有给予相应的补救治疗,这可能会导致术后十年生存率降低。”于爱军说。
王绿化表示,应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在线学习等手段提高基层卫生人才能力。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业监管。同时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对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建议患者不要轻信保健品、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4月15日是“中国抗癌日”。而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致死人数已达233.8万人。
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便占21个。
我国癌症现状
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392.9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按地域区分:华南最高,西南最低。总体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地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高发;农村地区: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及宫颈癌高发。
哪些因素会导致肿瘤?
中国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
4种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8种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癌症可以预防吗?
癌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种对人体产生致癌因素。牢记四字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级预防核心是:定期体检,规律性体检。
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已发生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尽力提高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概念的广义延伸。
癌症会传染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癌症本身会传染。大量的数据表明,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医生和护士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普通人群高。
虽然说癌症不会直接传染,但是癌症患者身上若是带有致癌病毒,则经常与其接触的人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性。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了,此外,幽门螺杆菌和肝炎病毒也分别是引起胃癌和肝癌的重要病因。这三种导致癌症的病毒或细菌都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更要注重预防。
癌症到来有哪些预警信号?
很多肿瘤侵袭时,机体都有早期报警信号,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就会早期识破肿瘤。
为便于记忆,专家将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总结成容易记忆的“五字诀”,即:血、块、痛、烧、减。
1、血(出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的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
1)不明原因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一过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病等肿瘤。
2)咳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牙龈出血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的表现。
3)尿血,特别是出现无痛性血尿,伴有腰部不适,可能是膀胱癌、肾癌。
4)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5)女性乳头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乳腺癌或乳腺导管肿瘤。
6)女性绝经后,又发现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2、块(异常肿块):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肿块,特别是伴有瘙痒、溃烂、渗出等。
2)乳房发现不规则肿块,双侧不对称,尤其是出现“橘皮样”改变,极有可能是乳腺癌。
3)甲状腺发现肿块,突然发不出声音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嘶哑,除了看内分泌科外,还要到肿瘤科看一下,以免甲状腺癌、喉癌等肿瘤漏诊。
3、痛(疼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肿瘤早期信号。
1)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这可能是脑瘤的表现,也可能是肺癌等肿瘤流窜到脑部(脑转移)造成的。出现上述症状,一些患者往往只是去神经内科就医,但是,一定要看过神经内科之后再到肿瘤科咨询一下,排查一下是否有脑部肿瘤,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2)颈部疼痛,伴有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肿瘤侵犯压迫人体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3)胸骨后疼痛,灼烧感,下咽不顺,这些可能是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的表现。
4、烧(发烧):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除了合并的肺部感染等,肿瘤的嫌疑也不能排除。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儿童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家喻户晓已故童星邓鸣贺,白血病就是这样发现的),成年人要排除淋巴瘤、肝癌、肾癌等肿瘤来袭的可能。
5、减(体重减轻):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在排除甲亢、糖尿病、结核等疾病后,有可能是消化道肿瘤、肾癌、淋巴瘤等肿瘤在作怪。因为肿瘤这个贪吃的家伙在与我们的机体争夺营养,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被肿瘤偷走了。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更要积极检查,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当然,肿瘤一旦造访,肯定会有很多动静,除了上述五大表现外,还可能会有其他表现。当上述“血、块、痛、烧、减”这些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警惕肿瘤来袭。
聚焦
科兴为2021年美洲杯捐赠5万剂新冠疫苗
当地时间4月13日, 南美洲足球联合会(简称CONMEBOL)总裁Alejandro Domínguez先生正式宣布,科兴成为2021年美洲杯官方医疗健康合作伙伴,将向南美洲足球联合会捐赠5万剂新冠疫苗克尔来福用以支持2021年美洲杯赛事。
聚焦
山西省肿瘤医院开通“预住院”服务
4月14日,山西省肿瘤医院将开通“预住院”服务。通过该服务,在病房没有床位不能立刻收治的情况下,接诊医生只需开具预住院证,患者即可在正式住院前进行术前检查检验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式住院后相关费用可纳入住院费用按医保规定一并报销。
聚焦
移动疫苗接种车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外投入使用
4月13日,准备前往故宫的游客驻足观看停放在路边的移动疫苗接种车。印有“国家免疫计划 智慧移动平台”字样的移动疫苗接种车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外投入使用,为过往人群提供方便快捷的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52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